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成都作为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0-30 21:01:38

每经记者|张凌霄    每经编辑|段炼    

金融是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之一。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双创”金融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其金融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的第4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CIEFI)今日正式发布。自2017年该指数首次发布以来,成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其“双创”金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在“双创”金融发展上总体表现良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的发展模式正在经历重大转型,这一转变将助力成都未来的金融业发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凌霄 摄

成都强力政策扶持推动“双创”金融发展

根据CIEFI的最新数据,成都在“双创”金融指数综合排名中居全国第6位,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各分项领域保持着均衡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目前投资机构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其“双创”平台也初具规模。成都打造的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在成立后的4年中,成功引入机构数量已超过400家,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创投融资中心。

对于成都的“双创”金融发展态势,余凌曲评价道:“成都从总体而言表现非常好,成都在机构、服务、绩效、生态这四个方面,都是排在全国前十,综合排名排在全国第六。排名前10名有8个都属于东部地区,只有成都和重庆是在中西部地区,而且成都是中西部排名最高的一个城市,说明在中西部的‘双创’中,成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的作用。”

在余凌曲看来,成都在“双创”金融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出台方面成果也可圈可点。“我们曾经应用了一个大数据爬虫技术来评价(各城市)‘双创’金融政策扶持的力度,我们用了九类金融产品(作为指标),包括知识产权抵押,创新创业担保等等。成都是中国全面覆盖了9方面的政策的城市之一,它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强的。”

尽管成都已是中西部“双创”金融的龙头,但在具体细分领域也仍有进步空间。

余凌曲认为,成都在金融机构的引进和培育方面还可以做出更多努力。一方面,成都需要引入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另外一方面,成都也可以借鉴一些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比如为孵化器提供更多附加金融服务,企业孵化更加有效率。

成都金融业正从资源集聚向辐射服务转化

从1993年被国务院定位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以后,成都一直在探索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

去年12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成都金融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五,排名较上期提升一名。

今年上半年,成都金融业实现了明显增长。1-6月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64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27亿元。证券交易额同比增长19%达到5.65万亿元,而直接融资为1377.3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

然而,报告也指出,中国金融中心格局“马太效应”明显,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金融中心对其他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差距呈现逐渐拉大趋势。

那么,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成都该如何缩小与沪深京的差距,并进一步发展其金融产业?余凌曲认为,成都本身具备了资源集聚的动能和动力,而现在成都正面临一个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从资源集聚向辐射服务进行转化,在未来新一轮发展中更加强调金融与产业实现更好的结合。“这种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会为成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他说道。

成都在2020年将继续提速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成都将深入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推动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加快建设。加快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设立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扎实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试点。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凌霄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专访 余凌曲 成都 金融中心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