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平安经》不能保平安,厅官作者被免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7-31 18:33:35

每经编辑|何小桃    

因所作《平安经》引发舆论关注并被调查后,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最终未能平安落地。

7月31日下午,“吉林发布”发布通报:

吉林省委决定,免去贺电同志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职务。

e888e477.png

d918a939.png

贺电曾作深刻检查

“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这本吉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贺电所著的《平安经》,全文罗列“XX平安”,却被当地媒体称为“儒林巨制”,售价269元,引发网友关注。

39b6c983.jpeg

7月28日,人民出版社声明“从未出版”此书;目前,此书已在电商平台下架。

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7月30日,吉林省公安厅表示,已召开民主生活会,传达省委决定和公安部要求,查找问题不足,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会上,贺电同志作了深刻检查。厅党委各同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表示要以此次事件为警醒,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问题,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坚决杜绝发生类似问题。

a4323e4e.png

7月30日,群众出版社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认真总结剖析、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图书出版管理,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努力为广大读者推出更多优秀图书。

d918a939.png

中纪委批《平安经》:荒谬!

7月29日晚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平安不是口号要靠实干》一文,点名批评《平安经》。

a7724093.png

全文如下:

“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99岁平安”“西安火车站北站平安、郑州火车站东站平安、上海虹桥火车站平安……”

最近几天,一本名为《平安经》的书引发舆论热议,不仅因为书中的内容是如复读机一般重复某某平安、某某地平安,还因为作者贺电的身份是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读了所谓的“平安经”,就能保平安?

建设平安中国,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靠的是相关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做好每一项事关“平安”的工作。平安不是口号,靠的是真抓实干。念念经、喊喊口号就能“平安”,只是荒谬的幻想。

这本奇书让群众强烈关注和不满,还有几个匪夷所思的问题需要给出答案。

c2de5364.jpeg

02cb49e3.jpeg

据媒体报道,贺电是公安系统的厅级领导干部,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双博士头衔。从经历来看,作者应该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这样水得让人拍案惊奇的书显然与其应有的素养很不相称。

该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令人困惑。网传图片显示,该书有书号,且在电商平台有销售。京东上显示,该书24.5万字,定价299元一本,天猫上则是269元。书上所印的两家出版社中,其中一家已经公开否认出版过此书,那么这本书到底是哪家出版社出版,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图书出版手续、经过了严格的出版审批流程?如此不菲的价格,在电商平台一度卖断货,都是谁来买这样的书?

eae4f346.jpeg

而最令人无语的是,这样一部“水货”,吉林当地多家媒体居然刊登了读后感言,甚至还有官方媒体组织了“《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一些领导干部、学者大肆吹捧。当地某系统、部门微信公号还曾刊发书评,称赞“值得一读”“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溢美之词令人瞠目。这背后是不是“阿谀之风”“拍马之风”使然?

网上对该书的评价完全一边倒,说明群众心中已经称出了这本书的“斤两”。围观群众可以一笑了之,但相关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公布调查核实结果,回应群众关切。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位领导干部的个案,也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消息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