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18 00:20:58
每经编辑|步静
北京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在6月18日接受《新闻1+1》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必要,做核酸检测可能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造成应检必检的人员因为检测能力不足占用了时间,这样病例就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同时,如果不是高风险人群,去医疗机构如果不能保持一米线以及防护不到位,可能会出现交叉的感染。我们不太提倡没有风险的人员在这段时间内去检测。当然如果身体不舒服,发热,可能接触到相关的人员,那就要应检必检,保持警惕性。
病毒存在潜在的感染期,这段时期也会传染,特别是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即使做了核酸检测,也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把患者找出来,因为有极少数的患者可能核酸检测是阴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对一些高风险的地区采取全封闭的管控措施。在高风险地区,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要继续待在家里居家隔离,特别是去过新发地或者曾经和高风险人群有过接触的人,在居家隔离时最好住在下风口,和家里人也要保持相对的社交距离,采取分餐制,尽可能的开窗通气,做好家庭卫生工作。
外出必须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人员密集的地方,要保持一米线的距离。在公交车限流的情况下,除了坐私家车,还有可能会骑单车。骑单车的时候,夏天由于气温较高,你的手可能就会湿润,所以说我们在骑单车的时候,要常备消毒液或者消毒纸巾,做好手消的工作,把单车的手柄、坐垫消好毒,然后再去骑,下车再进行手部消毒,勤洗手很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整理自《新闻1+1》)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