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当理财产品亏钱成为常态:“打破刚兑”不再是一句口号,投资者应积极适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16 19:30:29

每经评论员 李蕾

最近“理财产品净值跌破本金”登上热搜,其中有两家股份制大行还遭到投资者的集体控诉,原因就在于投资人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亏损。

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理财产品是不可能亏钱的,一旦有,那肯定是出了问题。那么这些产品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呢?以上面两家银行的产品为例,它们近期出现净值下跌的原因主要在于债券市场大幅震荡引起净值回撤,由此引来了投资者的“声讨”。有意思的是,债券市场震荡,受影响的资管产品可远远不止银行理财产品。比如老百姓比较熟悉的债券基金,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债券型基金指数最大涨跌幅都在1.3%左右,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指数、二级基金指数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虽然债券基金的净值回撤也是由债市波动造成的,但债基投资人似乎“淡定”许多。相比之下,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却往往不太能接受亏损这件事情,在出现波动的时候,其“捍卫”本金的意识也更加强烈。那么这些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究竟如何呢?

还是以上面两家银行的产品为例。其中一只成立于今年3月的理财产品,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0.39%,近3个月的则为2.47%。另一只产品成立于2018年,近一个月以来的回撤比前者要大,为0.6%,但成立以来的净值涨幅超过了9.3%。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财产品近期的确出现了净值下跌,但跌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不是有些投资者所说的“亏到睡不着觉”。

归根到底,不是产品出了问题,更多的还是观念没有跟上。

比如债券基金,虽然被称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大家也都约定俗成地认为它就是一种稳健的、低风险的产品。但投资者也存在着共识,即债券基金净值会随市场行情波动,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大幅震荡。当然了,这是公募基金行业一直以来都在进行投资者教育、反复宣扬正确投资理念的结果。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等资管机构也开始反复告诉广大投资者,理财产品将“打破刚兑”,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但随着理财产品逐步从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化转型、产品运作模式也从原来的封闭型转变为可随时申赎的开放式或定期开放产品、净值波动甚至亏损的情况普遍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打破刚兑”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会真实发生的事情。

而这一轮由债券市场震荡引发的净值回撤,完美暴露了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难题。如何在投资端、销售端真正实现“代客理财”是银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与此同时,投资者教育依旧任重道远。

一方面,对银行来说要走出保本保收益的怪圈。长久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同时保本保收益,甚至连一些理财经理也会向客户传递类似的暗示。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净值型的理财产品都是“叫好不叫座”,甚至还有一些银行推出“假净值”产品,以此满足对固定收益仍有需求的偏保守型投资者。无论是从产品端还是渠道端,银行等机构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是时候转变一下观念了。去年10月,最后一只保本基金宣布转型,标志着这类在国内公募行业走过了16年历程的产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和反担保的行业风险下,资管产品“保本保收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投资者过往形成的预期也应该被打破。大家在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标的、风险等级等,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而对于银行等机构来说,“保本保收益”的形象也将逐渐褪去,要在资管市场通过业绩去竞争客户了。

当然了,虽然打破刚性兑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这并不是说净值型产品就一定会亏损,投资者应该正确、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情,并且积极去适应它。首先,市场行情有波动,理财产品净值当然也会随之变化,这将成为今后的常态。其次,从实际来说,打破刚兑其实是摆脱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赚客户差价的情况,机构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投资者则可以分享更多的产品超额收益。另外,通过长期投资来平滑净值波动,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收获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红利。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理财产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