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正抓紧制定 拟下半年报请中央审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4-23 21:49:00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实习编辑 段 炼    

4月23日,国新办就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针对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规划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为了形成与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接续推进、压茬进行的战略布局,目前正在抓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

▲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具备了一定规模,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邹利制图

2008年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今年是2008年发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收官之年,当初确定的目标是否都已经如期实现?

申长雨表示,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年《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申长雨介绍说,一是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2007年至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4万件增长至186.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2521.9万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数量同时也大幅增长。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良植物新品种等持续增加。这是一个方面,我们的拥有量大幅增长。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6%。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43亿元,是2007年的近20倍。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自2007年的85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10亿美元,增长近5倍。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我国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四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基础环境进一步夯实。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知率由2008年的3.7%提升至2017年的86.3%,提升量是很大的。创新发展、品牌消费、知识付费等日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风尚日益深入人心。

五是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海外布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去年跃居世界首位,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的国际商标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三位。

申长雨表示,这些成绩,都为我国下一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形成与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接续推进、压茬进行的战略布局,目前正在抓紧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目前纲要初稿已基本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初步征求了意见。下一步将加快充实完善,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报请中央审议。

专利密集型产业稳定增长

会上,申长雨表示,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具备了一定规模,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申长雨介绍说,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和规模达到规定标准,更多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例如,信息通信、新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医疗、环保产业等,体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新进展,反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效。

他指出,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重视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定期开展相关统计研究并发布统计数据。比如,欧盟2019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盟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16.1%,我国占GDP的比重是11.6%。与我国当前相比,欧盟高出4.5个百分点。

“但可以预期,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申长雨说。

全面提升对表演者的保护

会上,申长雨表示,《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批准或加入的国家达31个,将于4月28日正式生效,这是首个以我国城市命名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介绍说,《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一项国际版权条约,旨在保护表演者对其录制或未录制的表演所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2012年6月20日至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北京召开“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成功缔结《条约》。2020年1月28日,印度尼西亚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批准书,成为该条约关键的第30名成员。根据《条约》的生效条款,其将在30个有资格的有关方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3个月之后生效。因此,《条约》将在2020年4月28日起正式生效。

于慈珂表示,《条约》的缔结和生效,将全面提升国际社会对表演者的保护水平,推动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和视听产业发展。《条约》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充分保障视听表演者的权利,进一步提高其行业地位,激发其创造热情;二是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推动视听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