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具备生产条件可先办生产许可证后补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25 10:47:02

每经编辑 胡玲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2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复工复产,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唐军副局长,刚才您介绍了总局出台十条主要是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来提供一些帮助,就您掌握的情况,针对目前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现在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谢谢。

唐军:谢谢。这个问题非常好,大家知道现在企业面临很多困难,我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就是要根据企业的急需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措施。

第一,我们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要减少人员流动的实际,提出“不见面”办理。这几年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推行网上办理全程电子化,在这个时候我们又加大了力度,扩大了覆盖面,对包括企业登记注册、食品生产许可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都实行了网上办理、“不见面”办理。

第二,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涉及到行政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告知承诺的办法。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转产防疫用的一些物资,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通常情况下办理许可证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不少的材料,我们现在提出,企业如果具备生产条件,如果承诺在一定时间内把这些材料补齐,我们就当场办理生产许可证。对食品生产企业,我们也采取了特殊的办法,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少数企业特别是低风险的食品生产企业,先发证后检查,先让他干起来,这讲的是没证需要办证的情形。还有的企业有了生产许可证,但是到了该延期的期限了,我们一般是五年,刚好需要办理延期,我们也提出办理延期手续可以推迟。通过这些措施来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第三,我们针对大量外贸出口企业的复工复产提出加快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转换。我国制造业产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际市场,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按照现有的规定是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衔接,挖掘这部分产能的潜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第四,针对企业信用修复问题提出审慎异常名录管理。现在全国有一批企业纳入异常名录,它就要受一些限制,包括获得政府采购,包括招投标,也影响融资。我们提出,你只要把该补的补上,该纠正的纠正,我们就进行信用修复,这样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

除了这几点之外,还针对其他方面,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我们都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应该说这都是当前企业需要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迫切解决的,我们也要针对这个提出我说的这些办法。谢谢。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