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疫情防控中是否过度使用消毒剂?生态环境部:7个饮用水水源地检出余氯,浓度低于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22 15:43:25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编辑|陈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22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显示,对994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的余氯监测中,7个饮用水水源地余氯有检出,浓度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

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水、空气自动站的监测预警作用,指导各地开展空气、地表水,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保障防疫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安全。

针对疫情防控过程可能存在的过度使用消毒剂的情形,要求在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余氯等特征指标监测。出台相关技术文件,规范应急监测和疫情防护要求,指导各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废水、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的监督性监测。

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202021日至19日,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1%,比去年同期上升9.3个百分点。

1601个国家网水质自动站监测结果表明,202021日至19日,全国地表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3%类和类断面比例为10.8%,劣类断面比例为1.9%,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图片来源:新华社

累计对6900余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202021日至19日,未发现受疫情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情况。其中,对994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余氯监测,7个饮用水水源地余氯有检出,浓度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其他饮用水水源地余氯均未检出。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其中,武汉市长江纱帽(左)、汉江宗关、长江杨泗港、长江沌口、汉江琴口等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未受疫情影响。

生态环境部指出,总体来看,全国城市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未受疫情影响。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显示,对994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的余氯监测中,7个饮用水水源地余氯有检出,浓度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 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水、空气自动站的监测预警作用,指导各地开展空气、地表水,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保障防疫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安全。 针对疫情防控过程可能存在的过度使用消毒剂的情形,要求在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余氯等特征指标监测。出台相关技术文件,规范应急监测和疫情防护要求,指导各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疗废水、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的监督性监测。 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月1日至19日,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1%,比去年同期上升9.3个百分点。 1601个国家网水质自动站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月1日至19日,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3%,Ⅳ类和Ⅴ类断面比例为10.8%,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9%,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图片来源:新华社 累计对6900余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2月1日至19日,未发现受疫情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情况。其中,对994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余氯监测,7个饮用水水源地余氯有检出,浓度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其他饮用水水源地余氯均未检出。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其中,武汉市长江纱帽(左)、汉江宗关、长江杨泗港、长江沌口、汉江琴口等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未受疫情影响。 生态环境部指出,总体来看,全国城市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未受疫情影响。
疫情防控 饮用水 质量监测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