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川大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栾荣生:办公区域近距离讨论一定戴好口罩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2-02 12:27:53

栾荣生强调,专业性的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等,其实一般市民不太需要,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暴露)风险。而这种口罩是医护人员、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等更急需的。

每经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如果在办公室与同事近距离接触,比如一起讨论、谈话,我们一定要戴口罩。”2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栾荣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民众普遍关心如何保障工作空间安全,这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学领域专家,对于市民个人防护需求,栾荣生给出在办公室、公共交通、食堂等多个场景下的具体建议,并详解口罩如何适度使用。

“戴口罩要讲究科学、符合实际,不是时时都要戴、处处都要戴,也不是人人都要戴。”他强调。

办公室多开窗通风 建议食堂送餐上门

栾荣生提出五点建议。

首先,员工进入办公区时,第一道关是测体温,推荐使用红外线前额式测温仪器,它是非接触式,可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避免传播。如果体温在37.3度以下,我们认为是正常体温;如果超过37.3度,那么相应人员暂时不要上班,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第二是要保持办公区域环境清洁,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一定距离,比如一米以上。同时要加强有关该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让大家都保持良好卫生行为。比如勤洗手,还可以多饮水。

第三,在办公室其实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措施——开窗通风。通过开窗通风稀释室内病原菌。每天注意通风2~3次,一次不少于半个小时。“晚上大家离开时,也要注意开窗通风,这是很必要的。”栾荣生说。

第四,办公区域容易产生多人聚集情况,比如开会。在这个时候,尽量通过视频、电话开展会议。或者尽量减少参与现场会议人数。当然,在会议室更要注意开窗通风。同时,栾荣生补充:“在近距离接触(比如同事间的商量)或者在密闭空间、人员聚集场合(比如开会),我们一定要戴口罩。”

第五,食堂也要注意加强通风和减少人员聚集。对此, 栾荣生提出两点,一是建议单位组织员工分时段、分批次就餐。第二是如果单位有条件,建议将餐食送到各个办公室,避免人群聚集在食堂。

医用口罩一般可用两天 必要时可自制

目前许多城市口罩消耗量巨大,供不应求,物资紧张。栾荣生表示,需要弄明白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戴口罩?戴哪种口罩?什么样的情况不用戴口罩?以减少资源浪费。

首先,与人接触量大的工作人员都要戴口罩,比如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宾馆酒店接待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岗执勤人员包括为大家测体温的人等等。同样,当市民前去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时也要戴好口罩。

如果前往医院等暴露的危险性较高的地方,戴的口罩要求就更高(比如N95等)。如果在一般室外空间,或者在路边小商店买点东西,那么接触的人并不太多,也属于半开放空间,并不需要佩戴很高级别的口罩。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场合、实际暴露的危险性来选择口罩,“一般推荐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普通生活口罩,就足够了。”栾荣生表示。

他强调,专业性的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等,其实一般市民不太需要,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暴露)风险。而这种口罩是医护人员、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等更急需的。

什么场合不用戴口罩?栾荣生表示,大体有三种场景,包括个人独处的室内、室外空旷地区、普通家居环境以及固定人员的办公室等。病毒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如果在空旷地区(非疫区),例如离你最近的人员也在5米、10米、甚至几十米开外,“也不可能把病毒从那么远的地方定点向你投送。”栾荣生说。

另外,对于民众关心的口罩能不能反复使用,栾荣生表示,一般医用口罩在日常和正常使用并妥善保存条件下,一般可以使用两天,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每天或者半天就换一个。现在物资紧张,在买不到口罩情况下,栾荣生也建议可以自力更生,用棉布等无毒无害材料自制口罩,网上也有不少教学视频供学习。“这些口罩也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总比不戴强。”栾荣生说,“总之,戴口罩要适度,切合实际。”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华西 栾荣生 口罩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