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09:40:13
在2019年即将收官之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每一位民航人,正坚守在机场的每一个角落,站好今年的最后一班岗。他们也不忘与旅客分享白云机场的喜悦——不久前的12月14日,白云机场刚刚迎来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的里程碑。
今年以来,白云机场完美诠释了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领先速度,平均0.43秒1名旅客抵离,平均约1分钟1架航班起降。现如今的白云机场,不仅是广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优秀标杆。
吞吐量稳定上升、全球通航点不断开辟、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推进、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白云机场厚积薄发,一个世界一流的枢纽机场未来可期。站在7000万吞吐量的新起点,白云机场将开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新征程。
进入2019年的第348天,白云机场完成了7000万名旅客的保障。这标志着白云机场成功晋身全球“七千万级旅客出行俱乐部”,客流总量逼近全球前十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数据显示,自2004年转场至新址以来,白云机场运送旅客累计超7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1900万吨,日均起降航班由2004年的近500架次增至目前的1346架次。此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是白云机场自2004年转场至今的第六次千万级跨越——2004年转场当年突破2000万人次、2007年突破3000万人次、2010年突破4000万人次、2013年突破5000万人次、2017年突破6500万人次,2019年再次实现7000万人次的历史性跨越。
不仅是实现自我突破,白云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中也发挥了标杆性的作用。早在今年10月底,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越香港机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机场。
今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提出了“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广州、深圳临空经济区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机场,白云机场深扎根于国家中心城市、广东省会广州,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协同和高质量发展。
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表示:“这是白云机场发展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白云机场将秉承‘顾客至上、安全高效、追求卓越、和谐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强国’发展战略,以争创世界一流枢纽机场为目标,立足‘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携手各航空公司、驻场单位,为实现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广东机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机场集团”的战略规划,到2025年,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成型,届时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力争同步进入全球前5位;国际和地区通航点争取达到140个,国际和地区旅客占比争取达到35%以上。
7000万级超大航空枢纽背后,是白云机场大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决心和务实肯干打持久战的恒心。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但白云机场踌躇满志。
综合全球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建设经验来看,国际航空枢纽的形成离不开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地理位置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充足的航空运力和航线网络、基地航司的协同等。基于这些标准,白云机场显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基础条件。
首先从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来看,《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着力把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而在区域层面,广东省、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白云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亚太航空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都为白云机场争创世界一流枢纽机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优势。
第二,在地理位置条件和交通区位上,白云机场可以说是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白云机场地处中国大陆南端,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航空网络优势,也是亚太地区理想的客货流中转点。目前白云机场已经奠定了面向东南亚及澳洲的枢纽地位,已初步形成了以欧洲、大洋洲两个扇形为核心,以东南亚、南亚、东亚为腹地,辐射北美、拉美、中东、非洲的航线网络布局。在巩固优势航线上的竞争力同时,白云机场着力培育远距离、长航线市场,不断提升国际通达性。
第三,在航空运力和航线网络方面,今年1-11月白云机场已经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线18条,现有通航点230多个,国际和地区通航点达到94个,80多家航空公司在本场运营,境外航空公司超50家,国际枢纽地位不断加强。今年上半年,白云机场国际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共完成国际及地区航班起降6.18万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922.03万人次、国际货邮吞吐量5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9.1%和5.1%;实现中转旅客450.9万人次,同比增长2.8%,占比12.65%。可以看到,白云机场航空运力不断延伸,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并且已经得到充分有效的业务检验。
最后,在基地航司的协同上,主基地航司南航的发展与白云机场的国际枢纽建设战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南航“广州之路”战略不断成熟发展,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布局不断完善,国际与中转业务比例大幅攀升,奠定了白云机场面向澳洲的枢纽地位。目前,南航已经成为了白云机场枢纽建设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此外,国航、深航、东航和海航均在白云机场实行了基地化运作。白云机场还将持续与各大中外航空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欧美航线,巩固东南亚、澳大利亚优势航线,打造非洲快线,发展南美航线,搭建更优质的“空中丝绸之路”。
如果说发挥政策和区位优势、开拓航线、与航司通力合作是实现国际航空枢纽目标的重要路径,那么作为“硬件”的基础设施和作为“软件”的服务水平,则是确保白云机场走得更深、更高质量的扎实基础和源动力。近年来,白云机场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旅客提升全面优质服务上,成果十分丰硕。
自2004年转场以来,白云机场历经东三和西三指廊扩建、国际流程改造、第三跑道投产等工程项目,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布局功能持续完善。至2018年4月26日T2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投入使用,包含7个项目的白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圆满完成。两座航站楼总面积达140.37万平方米,拥有停机位269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大型航空枢纽。
此外,白云机场目前正在继续加速推进三期扩建工程,包括东四、西四指廊、T3航站楼以及第四、第五跑道的建设,不断完善空中航线网络体系建设和地面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
另外,在服务体系设计上,白云机场也走在了行业前列。T2航站楼遵循航空枢纽设计理念,不仅应用“混流模式”,创新设计“可转换机位”、“便捷中转通道”,还引入国内最高等级的绿色三星标准设计,设置系列高智能系统和服务终端。首次大规模使用国内、国际旅客自助行李交运系统,不仅大幅提高旅客出行效率,更降低航空公司值机人力成本;首次全系统投用的DCV行李分拣处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行李分拣处理效率、准确率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机场作为全国“智慧机场”建设的示范单位之一,不断加大智慧机场建设步伐,率先在国内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实现了值机、行李托运、安检、通关、登机全流程自助。
如今,白云机场超过70%的旅客享受到各种自助值机服务,T2航站楼自助行李托运率超过50%,自助登机率也达到了95%以上,“刷脸”登机通过率更是达到98%以上。“易安检”通道、“一证通关”、“刷脸”登机、“出国宝”服务、网上机场“机场通”,已融入到白云机场的方方面面,白云机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站在7000万吞吐量的全新平台上,白云机场将擘画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蓝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扎实推进了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以更高起点、更高定位朝着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建设大步迈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