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回购承诺重于泰山 上市公司不当视若鸿毛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23 00:01:25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在2018年年底A股最低迷的时候,许多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的预案,由于回购时限多为6个月或者1年,到今年年底,这些回购承诺已经大量到期或即将到期。我们统计发现,今年总计有938家公司宣布完成回购。不过,其中有86家公司回购数量低于预期回购量的一半,部分公司回购量甚至为零。

长期来看,股价是衡量一家公司内在价值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但在短周期内,股价偏离股份内在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上市公司,经营好主业是分内之事,但在股价明显偏离内在价值的时候,适时进行市值管理也有必要,即股价泡沫过多的时候提示风险,股价严重被低估时进行股份回购,这本质上是为股东负责的具体体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回购这件事,拿出来大量真金白银来维护股东利益。具体来看,2018年,A股总回购金额达517亿元,较2017年激增462%。到2019年,A股回购力度依旧很大。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9日,今年A股回购总金额已高达1264亿元,相较2018年再度大增144%。

股份回购减少了流通股数量,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更重要的是传达出了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信心,因此受到市场热捧。比如苏泊尔、用友网络等,去年和今年都给股东创造了非常可观的收益。此外,去年和今年的大额回购,也是沪指由2500点附近向上攻取3000点的重要动力,同时极大缓解了A股面临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

尽管如此,有些上市公司却没有认真对待回购承诺,口号喊得极为漂亮,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缺乏甚至没有诚意。

以中嘉博创为例,其承诺的回购金额是2亿~4亿元,但最终实际仅完成了1443.6万元,不到承诺下限的8%。在2018年年底公司推出回购预案后,其股价一度大涨30%以上,但最新股价又跌回到了原点下方。类似的还有拓维信息,原本打算回购5000万~1亿元,实际回购金额为零;爱康科技原本计划回购1.5亿~3亿元,实际回购金额同样为零;以42亿元回购预案轰动A股的中天金融,实际只回购了8300多万元。

除了在回购承诺上打马虎眼,还有上市公司实控人或高管借股份回购的契机减持手中股份。比如中威电子从今年4月到11月30日总计回购了1037万元的股份,但公司实控人方面在5月27日~12月12日期间累计减持了占公司总股本4.61%的股份。

众所周知,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股价走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公布回购计划之前,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理应明白这一承诺重于泰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若只是将回购作为忽悠市场接盘的工具,或许能起到短期提振股价的作用,但最终会失信于市场,为投资者所抛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评论员杜恒峰 在2018年年底A股最低迷的时候,许多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的预案,由于回购时限多为6个月或者1年,到今年年底,这些回购承诺已经大量到期或即将到期。我们统计发现,今年总计有938家公司宣布完成回购。不过,其中有86家公司回购数量低于预期回购量的一半,部分公司回购量甚至为零。 长期来看,股价是衡量一家公司内在价值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但在短周期内,股价偏离股份内在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上市公司,经营好主业是分内之事,但在股价明显偏离内在价值的时候,适时进行市值管理也有必要,即股价泡沫过多的时候提示风险,股价严重被低估时进行股份回购,这本质上是为股东负责的具体体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回购这件事,拿出来大量真金白银来维护股东利益。具体来看,2018年,A股总回购金额达517亿元,较2017年激增462%。到2019年,A股回购力度依旧很大。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9日,今年A股回购总金额已高达1264亿元,相较2018年再度大增144%。 股份回购减少了流通股数量,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更重要的是传达出了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信心,因此受到市场热捧。比如苏泊尔、用友网络等,去年和今年都给股东创造了非常可观的收益。此外,去年和今年的大额回购,也是沪指由2500点附近向上攻取3000点的重要动力,同时极大缓解了A股面临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 尽管如此,有些上市公司却没有认真对待回购承诺,口号喊得极为漂亮,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缺乏甚至没有诚意。 以中嘉博创为例,其承诺的回购金额是2亿~4亿元,但最终实际仅完成了1443.6万元,不到承诺下限的8%。在2018年年底公司推出回购预案后,其股价一度大涨30%以上,但最新股价又跌回到了原点下方。类似的还有拓维信息,原本打算回购5000万~1亿元,实际回购金额为零;爱康科技原本计划回购1.5亿~3亿元,实际回购金额同样为零;以42亿元回购预案轰动A股的中天金融,实际只回购了8300多万元。 除了在回购承诺上打马虎眼,还有上市公司实控人或高管借股份回购的契机减持手中股份。比如中威电子从今年4月到11月30日总计回购了1037万元的股份,但公司实控人方面在5月27日~12月12日期间累计减持了占公司总股本4.61%的股份。 众所周知,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股价走势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公布回购计划之前,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理应明白这一承诺重于泰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若只是将回购作为忽悠市场接盘的工具,或许能起到短期提振股价的作用,但最终会失信于市场,为投资者所抛弃。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