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产业趋势

每经网首页 > 产业趋势 > 正文

上海社科院王中美:南北形势愈加复杂 建议重设与改革WTO组织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04 22:54:04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科研处处长王中美指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北矛盾的焦点在于出口结构的不平衡;如今,新南北矛盾的根源在于全球生产与贸易方式的转变。

每经实习记者|郑洁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编辑|魏官红    

_____-500687043.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面对全球价值链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新的南北矛盾,二十多年前的治理模式变得困难。”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科研处处长王中美在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2019国际进口贸易论坛”上表示,“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在应对新南北矛盾时陷入一种乏力状态。”

近年来,随着新南北矛盾愈演愈烈、全球贸易冲突升级,国际贸易体系也面对着史无前例的考验。对于从关贸总协定进化而来WTO,全球范围内建议其进行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

南北矛盾焦点的转变

王中美从动态发展的历史视角对南北矛盾焦点进行解读,她指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北矛盾的焦点在于出口结构的不平衡;如今,新南北矛盾的根源在于全球生产与贸易方式的转变。

“全球价值链革命所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突破了国家的边界,形成更轻易、更迅速、更无意义的全球化。”王中美指出,“依从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可能被固定为供应链的一个双向节点,拥有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量,但只能赚取非常微薄的利润,也很难向上游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外移,发达国家面临制造业空心化和贸易逆差的问题。”

2019国际进口贸易论坛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郑洁 摄

王中美认为:“全球价值链革命导致产生两个对立的力量,一方是希望保持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另一方是希望从固化的劣势地位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发展中国家。两股力量的对立具体体现在,发达国家提出拒绝‘搭便车’、严格‘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条件、提高全球对专利的保护、促进数字贸易等利己主义的主张;发展中国家一边广泛采取结盟博弈,一边寻求个别谈判的特惠。”

夹击下的WTO应该做什么?

WTO需要改进的问题存在已久,王中美表示:“过去WTO的框架和传统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容,都是针对并有助于出口和进口替代的开展,更低的关税、更少的非关税壁垒、更便捷的通关和对贸易保护的约束,这些都是为了鼓励跨境的商品流通。”

王中美指出,在应对新南北矛盾时,WTO可以从五方面着手,一是决策民主与效率问题,二是治理深度问题,三是共识问题,四是弹性细分机制问题,五是控制力问题。

从决策民主与效率来看,王中美认为,改革谈判方式至关重要,可以考虑更广泛地采用非正式谈判等方式;在治理深度方面,WTO应将国境内规制、标准的协调以及关于知识产权等新议题、新规则的协调纳入治理范畴。此外,王中美提出,考虑重设与改革WTO组织机构以加强WTO的控制力。

面对全球价值链模式对传统的贸易规则提出的一系列挑战,需要与时俱进的WTO应该何去何从?王中美对WTO的改革方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改革必须响应全球供应链的需求;二是改革需要破除区域贸易协定已经造成的对供应链的扭曲;三是改革应当更务实。“更加宽容、更加弹性的多边体制在短期内可能是一种趋势。”王中美强调。

(实习生蹇卿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WTO 南北矛盾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