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破除碎片化思维 让建筑与城市“整体”协调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27 23:52:00

程泰宁强调,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活力,我们需要一种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整体思考,“以‘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为基础,使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融为一体,使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整体协调运行。”

每经记者|杨 欢    每经实习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王可然    

▲程泰宁 主办方供图

“在中国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受到整体性思维的缺失。与此相悖的碎片化思维,以及在这种思维影响下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谈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如是直言。

昨日,在出席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时,84岁高龄的程泰宁笑言“有点不太自然”,在这一城市规划的学术盛会上,他分享了自己对“建筑与城市”的思考。

作为中国第三代建筑大师群的代表人物之一,程泰宁曾获中国建筑师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作品包括南京长江大桥、加纳国家大剧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美术馆等。近年来,他不只一次公开批评过“千城一面”“奢靡求洋”等建筑界的乱象。

程泰宁强调,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活力,我们需要一种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整体思考,“以‘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为基础,使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融为一体,使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整体协调运行。”

建筑要为城市注入活力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当人们漫步城市的街头、广场,实际上是置身于由这些建筑组成的空间之中。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建筑有机连接,又形成一个连续、流动的空间。这种群体空间组织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所谓“城市面貌”也在这里显现出来。

在程泰宁看来,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城市的基本架构,同时完善地处理城市多维复杂的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筑师来说,找到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和根,是做好设计的关键。”

眼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快调整城市布局,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新城新区也正在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在建设中,公共设施缺乏配套、基础设施超前、产业支撑缺乏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对此,程泰宁认为,设计中,除了关注单体建筑以外,还要关注对新城特别是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活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提出加大开发强度,植入多种业态,考虑如何从更大范围将建筑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交通组织,以及与其他区块的产业功能上做好衔接,为城市群之间的发展作出提示和引导,同时通过对城市特色的打造,为城市注入活力。”程泰宁说道。

整体思维缺失带来“通病”

演讲中,程泰宁多次强调要有“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思维,以此来理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思维影响下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不仅仅是目前受诟病的‘千城一面’和‘缺少文化特色’,城市空间形态的低劣杂乱也几乎是很多城市的‘通病’。”程泰宁直言不讳。

在他看来,除了规划设计的水平问题之外,不接地气的城市设计,以及片面强调“个性”和标志性的设计,这些所带来的整体思维缺失是产生“通病”的根本原因。

此前,程泰宁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城市病”问题时就曾表示,“管理的碎片化,思想的碎片化,这是影响我们城市建设最大问题。比如地下空间的开发就是各搞各的,有人防工程,有地铁,还有市政管廊。”

昨日的大会上,他还列举了碎片化思维在城市建设中带来的种种问题,除了“条块分割体制和观念影响下的地下空间无序开发”外,还包括:多头管理导致的城市内涝难以解决、就交通论交通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因素造成的城市拥堵等。

他提出,需要一种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整体思考,“使建筑、城市、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融为一体,让城市整体协调运行。”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程泰宁 碎片化 建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