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热评丨楼市销售端缘何能保持“韧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18 23:56:16

每经特约评论员 李宇嘉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7月份房地产行业相关数据。

今年前7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9.5%,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此外,1~7月份,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9.4%,降幅比1~6月份扩大1.9个百分点。从房地产上游(拿地、开工和投资)来看,二季度以来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和融资“双紧缩”的效果开始显现,开发企业拿地和新开工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导致开发投资增速同样下滑。

但是,商品房销售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这超出了市场预期——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降幅比1~5月份收窄了0.5个百分点,这也改变了今年4月份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连续扩大的局面。

此前,业内普遍预计,调控政策有所收紧,致使对市场的预期出现下滑,再加上6月份按揭利率今年以来首次反弹,按揭贷款再启额度控制,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或将会明显下滑。但商品房实际销售情况却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笔者认为,未来商品房销售还会保持一定“韧性”。2014年以来,“去库存”及“一城一策”的政策基调一以贯之,使房地产市场整体分化的同时,在售库存水平也明显走低,这是商品房销售保持“韧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例,7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498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比6月末减少286万平方米。该数据已连续31个月下行,绝对值已降至2014年以来的新低。另外根据克尔瑞的统计,7月份29个重点城市中,近七成城市在售库存消化周期处在12个月的正常范围内,杭州、宁波和武汉等甚至不足4个月。

自4月份以来,调控政策再现收紧,重点在开发企业的融资端。比如房地产贷款启动了额度控制,开发商直接融资(境内债券、海外债)、信托等全面收紧,私募“假股实债”支撑的土地前端融资被叫停。

一系列举措让开发商资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2015~2018年市场回升时期的大规模密集融资,也陆续到了偿还期。因此,预计开发商未来还将奉行“高周转”的策略,新入市项目的定价将更为理性,以保障现金流安全。在市场在售库存较低的情况下,经历了2015~2017年严厉调控的热点城市和区域,将轮动式地进入需求端的触底期或平稳期。

另外,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都市圈战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都市圈、成渝都市圈等,而郑州、西安、长沙、贵阳等中西部城市,在打造“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等方面形势喜人。未来,这些区域和城市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和规划等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热点城市房地产有效供应的区域也扩大了,并有望成为全国楼市稳定的“压舱石”。比如,上半年珠三角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交易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0.9和10.1%,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1.0和7.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1~7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53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降幅比1~6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5106万平方米,下降0.1%,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4613万平方米,增长2.8%,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除东部发达区域外,随着传统产业内迁、人口回流、“新一线城市”崛起,我国新兴都市圈、“强省会城市”也有望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顺应都市圈战略,人口向都市圈、热点城市迁徙已成为比较明显的趋势。基于资源和公共服务跟着人口走的逻辑,各大城市主政者纷纷以优质服务“抢人”,国家在房地产政策上积极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方面,都市圈、一二线热点城市努力增加土地供应,满足流入人口的住房需求。根据克尔瑞统计,上半年一线、二线城市经营性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了20%和9%。同时,热点城市加大存量土地盘活,近期深圳、武汉、合肥等加大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和开发商囤地)的清理力度。

另一方面,在“一个定位(房住不炒)、两个体系(市场+保障)”的顶层设计下,国家正在积极构建“租购并举”、“先租后买”、合理改善的住房新制度,打造梯度住房消费模式。在都市圈战略和消费内需主导的城市化“下半场”,新市民、外来人群、城市居民无房户以及基于美好生活诉求的人居空间改善,将成为需求主体。

同时,我国城镇化存量住房供应品质有待提升,比如成套率、有独立厨卫(安装抽水马桶)、有电梯、有规范化物业管理的社区和房屋比例,均有待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智能化将有光明的前景,这些都将有助于商品房销售保持强大的韧性。

(作者为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