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趣味公司

每经网首页 > 趣味公司 > 正文

江湖不止一个白延林!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7-01 09:49:37

每经记者 陈清 沈三    每经编辑 沈鹏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陈嘉伟制图

涉嫌诈骗13起,利用影响力受贿4起,介绍贿赂1起,共计金额180万……

6月27日,一代“名记”白延林的人生“清单”,在陕西清涧法院呈现出来。

虽未最终宣判,但已可窥出,这位“中外新闻社首席记者”,多年来幕后的主要活动。

这位手眼通天、无所不能的“陕北名人”,其故事应该还会继续在酒桌流传。

但江湖何止一个白延林。

自2018年8月以来,陕西已查获及宣判该类案件二十多起。

这其中,有如谈春平之流,涉案金额达600余万,成为持证涉黑记者第一人;也有在陕北敲诈2只羊,在白水搞一些苹果兑换券,形形色色捞取利益的各色人等。

“假记者”江湖,精彩纷呈!

01

江湖之中,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白延林“高举高打”,走“上层”路线。但各色手段,“收益”同样可观。

一伙曾经活跃在咸阳的假记者,打的是陕西英才网的旗号。该团伙自2016年11月始,短短三个月,敲诈勒索12起,获利81000元。

这其中值得玩味的有两点:

其一,12起案件中,涉及5个牙科诊所、2个砂石厂、2个加油站——这一时期,牙科诊所是有多不规范啊?

其二,敲诈勒索中,隔山打牛同样好用。

2016年12月,该团伙在发现长武县杨家沟村一个砂石厂存在手续及开采问题。但他们并没有直接找老板说话,而是声称要写一篇该县水利局不作为的稿件。

第二天,长武县水利局某主任登门“拜访”,奉上15000元。


▲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不作为”勒索主管单位,大概是“江湖”中惯用手法。

除长武水利局之外,同一个月,该团伙利用河道采砂和卫生室经营规范性问题,分别从旬邑县水利局和永寿县卫生局各勒索3000元和5000元。

在过去半年多判案中,政府部门替企业“背锅”的事情多有发生。不过,也有例外。

2018年8月,韩某以某央字头网站记者身份(实为经营人员),向白水县国土资源局反映“白水县康惠物流公司改变土地用途不合法”一事。

该局负责人不仅没有对问题进行调查,反而把“记者”来采访的事情告知了康惠公司。

随后,该公司给了韩某明现金4000元、20张苹果兑换券以及2条软中华香烟。

抛开企业向记者行贿一事,监管部门通风给“被监督企业”,各位是不是很熟悉?

02

从各类案件的陈述中,对于假记者,受害者最担心两点:其一,假记者有圈子;其二,假记者背后往往站着真记者。

去年3月,榆林神木,杨某等三人饭后开车闲逛,无意中发现有超载的拉煤车——“财”从天降?

随即三人尾随至西沟胶泥圪崂煤场,发现了更多的超载车。

杨某打电话给神木煤炭稽查负责人举报,并以记者身份给煤场工作人员留下联系方式后,驱车离开。

回榆林途中,三人即被煤场人拦下,收下三万元后,杨某再次给稽查负责人电话,称并未拍下超载证据。

事情貌似已经“圆满”结束。

但三人离开之后,煤场工作人员反应过来,意识到三人可能是假记者。他们如果将煤场情况捅给别人(假记者有“圈子”,在当地看来已是常识),上门要钱的恐怕不止一拨。

于是,工作人员随即报警。杨某等未走多远,即被神木市公安民警查获。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遇到一群苍蝇,有缝的蛋宁愿将自己“搭进去”,也要避开。

圈子之外,真假记者配合,以“台前幕后”形式,共同敲诈获利也不鲜见。

2017年12月,富县财政局工作人员任某交通肇事,找人顶包。

西安某报社记者雷鸣采访后,将该事件撰写稿件,但并未在本报社刊发,而是让同伙富县农民雷建伟发布在网上。任某支付2万元后,才删除稿件。

该事件中,两人一同采访,真记者负责稿件撰写,假记者负责发布稿件并与“受害者”联系,事后两人平分所得。

榆林市一位宣传工作人员就坦言,很多假记者要么以前在媒体干过,要么在媒体做过临时工作人员,肯定有一帮真记者朋友。

当某个事情假记者拿不下来时,他就会把他所获知的问题交给真记者。基层就怕这一点,怕假记者背后有真记者。

03

纵览这20多起案件,不得不说,白延林在这个圈子中,真是个“人才”。

以“陕K88888”傍身,高光不断的微信朋友圈,以及名片上的办公地址,都在不断浇筑自己的势能,进而在陕北“手眼通天”。

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让榆林的那些官员,总将白延林视为座上宾?

如果说作为人们口中的一个“掮客”,白延林是在沟通很多见不得光的需求;

在更多假记者的“敲诈勒索”中,企业、监管部门等构建起来的基层政商生态就更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是对什么的恐惧,让主管部门在辖区企业出现问题后,宁愿向勒索者递上现金,而非积极面对,去整改。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他们怕的是假记者?还是假记者背后的真记者?都不是!

他们怕的是监督,是关于自身负面舆情的出现。

诚然,在传播越来越便捷的当下,政府对舆情越来越重视。但对舆情的重视,是为了以网络为信息反馈通道,进而纠正行政中的疏漏及问题。

这种畏惧心理,假记者借此获利,涉及的症结也或将继续累积。

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不断求索真相,助推社会革新。

但每个行业都有良莠。

有人以新闻为理想,奉献着自己的生命;有人滥用了这种权力,成为社会的脓疮——是脓疮当然就要挤。

同样,对形形色色“假记者”江湖的外部环境,也期望能回归本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