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30 20:28:2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科技保险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行业内仅有“太平科技保险”一家公司,该公司设立于2018年1月。
每经记者|曾剑 每经编辑|徐斐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资本对科技保险青睐有加。2017年,数字政通(300075,SZ)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拟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首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试图在科技保险领域分一杯羹。
不过目前来看,上述投资事项推进并不顺利。5月30日下午,数字政通公告称,决定终止投资设立科技保险公司一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数字政通之前,金发科技(600413,SH)、达安基因(002030,SZ)抢先一步宣布设立科技保险公司。但目前来看,两家公司的投资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于科技保险,数字政通曾抱有很高的期望。2017年11月,上市公司公告称,为不断优化公司的经营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公司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拟出资设立科创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计划,科创科技保险注册资本达10亿元,数字政通拟出资1.7亿元,占比17%。除数字政通外,还有两家上市公司也在投资人范围。其中,飞利信(300287,SZ)拟出资3.3亿元,占比33%;大北农(002385,SZ)拟出资2亿元,占比20%。
科创科技保险拟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经营范围拟定为科技行业的财产保险、人身(健康)保险等综合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
数字政通当时称,科创科技保险成立后将成为北京市第一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据分析,北京市科技企业规模巨大,2016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净利润、税费等经济总量指标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级高新区,因此上市公司认为,在北京设立专业的科技保险公司市场前景广阔。
当时,数字政通等甚至规划好了科创科技保险的发展步骤。数字政通称,在开业两年内,科创科技保险将依托现有资源及中关村创新示范区内企业的资源优势,初步形成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开业五年内,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智能载体渠道的开拓,形成先进科技保险互联网业务经营模式,达到中等保险公司规模,并形成稳定的公司盈利模式。
原先看好专业科技保险,缘何此番又不再投资了?
数字政通在公告中称,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事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前,飞利信和大北农尚未有相关公告。终止投资科创科技保险,是数字政通一家的决定还是全体投资人共同的决定,目前还无法判断。
作为保险领域的险种之一,科技保险是科技部与原保监会于2006年联合推出的一项以保险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活动,旨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但科技保险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行业内仅有“太平科技保险”一家公司,该公司设立于2018年1月。
事实上,基于市场前景的广阔及专业科技保险公司的稀缺,不少资本都曾跃跃欲试。
2016年12月,金发科技、达安基因曾宣布,拟发起设立粤科科技保险有限公司,涉足科技保险领域。粤科科技保险拟注册资本为10亿元,包括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在内的投资人合计为7名。
但时至今日,关于粤科科技保险的设立进展,外界不得而知,在达安基因和金发科技的2018年年报中,也没有出现粤科科技保险的身影。
5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金发科技,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事情(设立粤科科技保险)还在申筹阶段,还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还在推进”。
对于设立专业科技保险公司的难度,金发科技该人士表示,具体要看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和监管政策的变化。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