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以河为线以城为珠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出台顶层设计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10 16:34:26

每经记者|胡健    每经实习记者|吴林桐    每经编辑|陈旭    

___.thumb_head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近日,这一《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纲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规划纲要》强调,要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统一指导和统筹协调《规划纲要》实施,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4个专项规划,大运河沿线8省(市)要抓紧制定出台本地区的实施规划。

《规划纲要》明确,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并根据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以大运河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为基础,统筹考虑遗产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清晰构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

《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划纲要》强调,大运河沿线各省(市)是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主体,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精准把握方向定位,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各县(市、区)承担各项任务落实的直接责任。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运河 生态环境保护 文化旅游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