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无人驾驶明星公司“猝死”背后,投资泡沫走向破裂

全天候科技 2019-04-11 10:16:25

继今年一月,Roadstar.ai团队两位创始人,CEO佟显乔和CTO衡量联手开除另一位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周光之后,团队又相继爆出挪用融资款做现金贷投资等问题。截止报道前,Roadstar.ai位于深圳的办公室已空无一人,公司进入清盘阶段。

1.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真正的无人车还未正式上路,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已然一地鸡毛。

继今年一月,Roadstar.ai团队两位创始人,CEO佟显乔和CTO衡量联手开除另一位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周光之后,团队又相继爆出挪用融资款做现金贷投资等问题。截止报道前,Roadstar.ai位于深圳的办公室已空无一人,公司进入清盘阶段。

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三位创始人却急于剥离与Roadstar.ai的关系。佟显乔日前已在美国筹备新项目,并发朋友圈大方宣布,“我已经翻篇了。”衡量也已经离开公司。

据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被开除”的周光召集了一批原Roadstar.ai的核心人员,创建了新的无人驾驶项目,据知情人介绍,该项目目前已经获得一笔融资。

而另一边,Roadstar.ai的投资人却没办法翻篇。由于涉及融资滥用,A轮投资人已经联合起来将创始人告上法庭。过去一周,包括双湖资本、云启资本、深创投在内的A轮投资人,一直在加班协商对策,并打算对外公开事件进展。

“事件牵扯到多方利益,任何一方无法透露具体的情况。”一位双湖资本知情人士对全天候科技透露。

近年来,资本对于AI(人工智能)的热情只增不减。CVSource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创企融资事件从2013年的21起到2018年仅一季度就有130起。融资额由2013年全年融资15亿增长到2017年的338亿元,2018年仅一季度融资总额就已超过了2017全年,达到402亿元。而2017年的数额,已经占据全球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融资总额的70%。大量资本的涌入,抬高了AI独角兽的估值。

由于资本急于收割技术人才,多数操作过程显得过于仓促。“听说很多投资只需要一个有大厂工作经验的博士团队,有一个demo(样本),对专利、学术论文等都没有要求。”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热潮背后,泡沫随之显现。

例如过去一年大热门的无人驾驶领域,仅仅一年光景,不少公司开始退场。先是景驰科技创始人王劲因知识产权纠纷退出,公司又因股权争夺被迫改名;吴恩达入股的Drive.ai创始团队悉数退出,公司目前正在寻求收购;Roadstar.ai如今也分崩离析。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更早之前说,“AI是2B的生意,不能指望2C的速度,小心泡沫就要来了。”如今,不仅泡沫来了,似乎也要开始破裂。

一家明星公司的消逝

就在一年多前,佟显乔、衡量、周光三位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还是一个颇受投资人关注的梦之队。

在投资方云启资本、双湖资本的宣传中,三位“业内翘楚”均来自百度“美国研发中心”,此前分别在NAVIDIA、谷歌、苹果、特斯拉等无人驾驶团队任职。三人中,佟显乔8年前就选择攻读无人驾驶专业的博士;“学神”衡量曾保送清华、拿到斯坦福全额奖学金;“天才少年”周光是大疆开发者大赛的金牌获得者。

他们决定创业时,也赶上了投资的热潮。

2017年开始,国内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投资人一哄而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百度无人驾驶“四大金刚”悉数离职创业——有“无人驾驶”第一人之称的倪凯创办禾多科技;原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创办地平线,近期B轮融资6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百度前智能驾驶总经理王劲创办了景驰科技;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其入股了妻子创办的无人驾驶项目Drive.ai。

由于主打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这让Roadstar.ai的起步点看起来比同行其他企业更高。L4级无人驾驶指的是车辆可以完全自主上路,无需人类陪同,应用场景一般限制在公交、物流、出租车上,该系统对路况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考能力,可以替代刹车、方向盘、油门等。当时在国内,定位在L4以上的创业项目屈指可数。

成立两个月后,Roadstar.ai拿到了天使轮融资1000万美元,彼时团队仅20人。一年之后,Roadstar.ai获A轮1.28亿美元融资,融资金额翻了十倍。投资人也变成了业内知名深创投、双湖资本、元璟资本等,天使轮进入的云启资本作为跟投方进入,而其他天使投资方,甚至没能保留股东身份。

此次融资是当时国内无人驾驶领域融资额最高的一笔,即使放在2018年的AI创业热潮中,这笔融资也仅次于大疆、商汤、云从科技,排名第四位,目前前三都已经是行业独角兽。

相比之下,Roadstar.ai的产品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获得A轮融资时,Roadstar.ai仅发布了第一款产品——搭载纯国产激光雷达的“aires·锐”,且处于启动路测阶段。

佟显乔在当时的采访中提到,该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可能要到2020年。“我们认为2020年是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节点。2018年我们的重心还是在测试,测试车年底会扩展到30-50台;2019年,我们将与OEM(定点车厂)进行合作,定制200台搭载Roadstar.ai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无人车;2020年争取实现自产1500台无人车,真正做无人驾驶落地的试运营,实现远程协助的‘半无人运营模式’。”总得来说,截至2018年,Roadstar.ai的产品仍然处在demo阶段。

且与多数AI初创公司一样,Roadstar.ai在人力成本上的花费毫不吝啬。据拉勾网招聘资料,Roadstar.ai仅算法实习生月薪就定在2万-4万之间,高级工程师年薪近百万。根据此前品玩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的工程师年薪普遍在30万-50万,研究员年薪在50~100万之间,项目主管或CTO则大多会在年薪80万-150万左右。

一位Roadstar.ai离职员工提到,公司清盘前已经停止招聘新人,他认为“掐断研发主导的公司人员招聘,就相当于掐断粮草,公司只能等死。”但真正促使roadstar.ai分崩离析,是创始人之间内讧,以及内讧导致的投资人对创始团队的不信任。

这是一场“罗生门事件”。一方面佟显乔和衡量为代表的管理层称周光私开代码库私藏图纸、造假数据、假公济私,甚至在A轮融资中利用自己的同学收受回扣,对其提出罢免。

另一方面,有投资人则指责佟和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并未经董事会同意擅自解雇周光,并滥用投资人的钱投资等。

而此后,佟显乔和衡量相继做出回应,称投资人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获得高回报,甚至有抢夺公章和网银优盾等行为,最终导致公司清盘。

曾经掩藏在光鲜的无人驾驶技术之下的技术瓶颈、管理不善、股权架构缺陷等问题如今被一一摆上台面。从成立至清盘,这家被资本捧成明星的创业公司存活不到两年。

技术创始人的“短命创业”

在近年掀起的AI创业热潮中,除了创业者,投资人也“功不可没”。

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曾在采访中提到,对于创业最初自己很犹豫,是投资人多次劝说下才确定创业。

且在这轮资本浪潮中,技术人员备受青睐。“上一次技术人员受到如此高的重视,可能还是21世纪初,百度、腾讯等公司初露锋芒的时候的,几乎所有创始人都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出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极智嘉CTO李洪波曾在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访时提到。

而如今,这一幕在AI领域历史再次上演。“以无人驾驶为例,真正接触过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的人才很稀有,因此从谷歌waymo、百度无人车项目出来的人才会遭到哄抢。”姚海波提到。《连线》杂志曾报道,引领AI发展的顶尖人才全球不足千人,且大多出自谷歌、微软、百度等企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对技术“牛人”的包容度也较高。但由技术人才构成的创业团队的稳定性却明显不足,几乎每个成立三年以上的人工智能公司都会存在一次“团队出走,二次创业”的事件。

例如商汤科技曹旭东离职后创办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无人驾驶景驰科技经过一番变动,实际分裂出三家公司,分别是更名后的文行致远,原公司副总裁杨庆雄创办的牧月科技和原CEO王劲创办的中智行;思必驰员工离职创办语音识别公司驰声科技;云知声CMO离职创办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先声教育;格灵深瞳的丁鹏博士离职创办人工智能医疗公司DeepCare等。

最终导致创始团队土崩瓦解的原因众多,股权争端为其中之一。

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认为,类似于Roadstar.ai的股权争端在很多AI创业公司都出现,“往往创始团队需要多位实力研究人员入局,投资人才会更加看好。但随着融资金额越来越多,谁拿大头是一个问题,而初创公司的团队容易在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最后出现创始人出走,或因内讧离开的情况。”

同为无人驾驶初创公司的景驰科技也出现过“股权之争”。2018年7月,景驰科技原法人代表、产品副总裁潘思宁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景驰科技CFO吕庆等人未经其同意便将其股权进行质押,并伪造潘的签名和股东会决议,将北京景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非法变更为吕庆。并且再次通过伪造签名的方式,欺骗工商局补领了公司的公章及营业执照。

对此,景驰科技董事会发布官方声明称,潘思宁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公告与事实严重不符,且潘已不是景驰科技的员工。此后,事件多次反转,深陷内斗舆论风波的景驰科技最终更名为“文远知行”,以减弱影响。

除此之外,技术团队在公司管理和财务上存在短板,也是该类创业公司“短命”的原因。

2018年,国内AI芯片初创公司深鉴科技被全球芯片巨头赛灵思(Xilinx)收购。深鉴科技CEO姚颂在采访中曾提到,管理创业团队是他的短板,“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例如)又懂技术,但是同样能做好管理。”

同样在Roadstar.ai的内讧中,除了三位创始人外,舆论质疑最多的还有背后的第四人——首席战略官那小川。那小川与佟显乔是大学同学,曾在以太投资担任经理,主要负责现金贷领域的投资。凭借在财务领域的经验,那小川随后进入Roadstar.ai负责投资和财务。

最初,在投资人眼里,那小川入局可以让团队更加完整,但他此后的做法却让投资人愤愤不平。有接近Roadstar.ai人士透露,那小川曾说服佟显乔等人拿出部分融资金额,用作现金贷投资,除此之外,其还涉嫌将公司重要代码卖给外国团队。

“一个人工智能的创业团队,技术大牛之外,匹配几位管理和财务的人才,是必然要求。可以有效补充技术创业者的短板。”姚海波提到,“但是,找到可以充分信任的合伙人,并非易事。因此,公司要走得更远,CEO、CTO等核心人员也必须研究企业管理。”

如今,诸多由技术人才创立的独角兽公司正在试图摆脱这些“短板”。“创立一家公司涉及到很多边边角角的事宜,拿到投资后,如何更高效的应用,如何扩张团队,我们(创始团队)总是要开很多次会议,需要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旷视科技CTO、联合创始人唐文斌在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访时提到,为此,其于2014年参加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创业黑马营,公司CEO印奇也是湖畔学院第一期的成员。

技术瓶颈显现,泡沫破裂

AI一词已经占领风口多年,无人驾驶公司的口号也从“五年内落地”到“三年内落地”,再到“今年落地”,越来越响亮。但是现实与PPT上的承诺还有一定距离。

“一些项目最初能够拿到高额融资,是因为擅长做demo,但很多真正到了上路,技术还是不过关。”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提到。

今年3月,有外媒报道,吴恩达妻子作为合伙人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Drive.ai正寻求“卖身”。

Drive.ai曾经是无人车行业的明星公司,多位团队成员出身斯坦福。2017年9月,公司获得最新一轮融资超过7700万美元,估值达2亿。投资名单中,不乏北极光创投、GGV资本、恩硕投资等知名VC.

如今这家明星公司也即将“出局”,究其根本,或更多是技术不过关、商业化步伐缓慢。2018年5月,Drive.ai正式落地路测项目,比很多头部玩家落后了几年间。彼时仅在加州进行路测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已超过了60家。

2018年底,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 CEO John Krafcik亲口承认,自动驾驶技术很难,且L5级自动驾驶的终极阶段是一种不合理的期望,甚至没有必要,对创业团队和投资人都是一种消耗。

在全路况L4/L5高速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前,不少创业公司已经退而求其次,选择依赖低速自动驾驶(例如自动代客泊车、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实现快速落地,帮助公司“活下去”。

与roadstar.ai几乎同一时间成立的无人驾驶团队图森未来在今年2月拿到了D轮9500万美元融资,晋级为独角兽。该笔融资距离图森2017年11月的最近一轮融资跨度长达15个月。

在融资到位前,图森经历了较为艰难的爬坡,最终转机出现是由于图森选择的无人驾驶卡车可以落地在物流领域,并已经在美国和中国北方港口持续运营持续运营。

D轮融资后,图森CEO陈默特别提到,此次融资不止会用于研发,还会用于购买无人卡车,扩充实操团队,用于物流的实际应用。

2018年年初,李开复就曾在演讲时提到,人工智能的泡沫将在年底破灭,一大波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将面临清算之日。

如今看来,即使是大公司也未能幸免。3初,苹果旗下自动驾驶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也传出裁员近190人的消息;通用自2016年收购Cruise后,每年带来的亏损超过7亿美元。

“很多需求有明显的炒作痕迹,谁都知道针对项目的溢价不可能长久,赶紧趁热把自己卖一笔,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陈怡然曾抱怨,如今投资潮过热甚至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进展,“现在连写个项目申请都找不到合适的PI(Principle Investigator,研究员)来组队。”

而狂欢之后,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一位人工智能的投资人最终说道:“现在,无人驾驶第一波风口已经过去,很多公司正在面临淘汰。”

责编 步静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真正的无人车还未正式上路,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已然一地鸡毛。 继今年一月,Roadstar.ai团队两位创始人,CEO佟显乔和CTO衡量联手开除另一位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周光之后,团队又相继爆出挪用融资款做现金贷投资等问题。截止报道前,Roadstar.ai位于深圳的办公室已空无一人,公司进入清盘阶段。 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三位创始人却急于剥离与Roadstar.ai的关系。佟显乔日前已在美国筹备新项目,并发朋友圈大方宣布,“我已经翻篇了。”衡量也已经离开公司。 据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被开除”的周光召集了一批原Roadstar.ai的核心人员,创建了新的无人驾驶项目,据知情人介绍,该项目目前已经获得一笔融资。 而另一边,Roadstar.ai的投资人却没办法翻篇。由于涉及融资滥用,A轮投资人已经联合起来将创始人告上法庭。过去一周,包括双湖资本、云启资本、深创投在内的A轮投资人,一直在加班协商对策,并打算对外公开事件进展。 “事件牵扯到多方利益,任何一方无法透露具体的情况。”一位双湖资本知情人士对全天候科技透露。 近年来,资本对于AI(人工智能)的热情只增不减。CVSource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创企融资事件从2013年的21起到2018年仅一季度就有130起。融资额由2013年全年融资15亿增长到2017年的338亿元,2018年仅一季度融资总额就已超过了2017全年,达到402亿元。而2017年的数额,已经占据全球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融资总额的70%。大量资本的涌入,抬高了AI独角兽的估值。 由于资本急于收割技术人才,多数操作过程显得过于仓促。“听说很多投资只需要一个有大厂工作经验的博士团队,有一个demo(样本),对专利、学术论文等都没有要求。”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热潮背后,泡沫随之显现。 例如过去一年大热门的无人驾驶领域,仅仅一年光景,不少公司开始退场。先是景驰科技创始人王劲因知识产权纠纷退出,公司又因股权争夺被迫改名;吴恩达入股的Drive.ai创始团队悉数退出,公司目前正在寻求收购;Roadstar.ai如今也分崩离析。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更早之前说,“AI是2B的生意,不能指望2C的速度,小心泡沫就要来了。”如今,不仅泡沫来了,似乎也要开始破裂。 一家明星公司的消逝 就在一年多前,佟显乔、衡量、周光三位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还是一个颇受投资人关注的梦之队。 在投资方云启资本、双湖资本的宣传中,三位“业内翘楚”均来自百度“美国研发中心”,此前分别在NAVIDIA、谷歌、苹果、特斯拉等无人驾驶团队任职。三人中,佟显乔8年前就选择攻读无人驾驶专业的博士;“学神”衡量曾保送清华、拿到斯坦福全额奖学金;“天才少年”周光是大疆开发者大赛的金牌获得者。 他们决定创业时,也赶上了投资的热潮。 2017年开始,国内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投资人一哄而上。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百度无人驾驶“四大金刚”悉数离职创业——有“无人驾驶”第一人之称的倪凯创办禾多科技;原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创办地平线,近期B轮融资6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百度前智能驾驶总经理王劲创办了景驰科技;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其入股了妻子创办的无人驾驶项目Drive.ai。 由于主打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这让Roadstar.ai的起步点看起来比同行其他企业更高。L4级无人驾驶指的是车辆可以完全自主上路,无需人类陪同,应用场景一般限制在公交、物流、出租车上,该系统对路况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考能力,可以替代刹车、方向盘、油门等。当时在国内,定位在L4以上的创业项目屈指可数。 成立两个月后,Roadstar.ai拿到了天使轮融资1000万美元,彼时团队仅20人。一年之后,Roadstar.ai获A轮1.28亿美元融资,融资金额翻了十倍。投资人也变成了业内知名深创投、双湖资本、元璟资本等,天使轮进入的云启资本作为跟投方进入,而其他天使投资方,甚至没能保留股东身份。 此次融资是当时国内无人驾驶领域融资额最高的一笔,即使放在2018年的AI创业热潮中,这笔融资也仅次于大疆、商汤、云从科技,排名第四位,目前前三都已经是行业独角兽。 相比之下,Roadstar.ai的产品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获得A轮融资时,Roadstar.ai仅发布了第一款产品——搭载纯国产激光雷达的“aires·锐”,且处于启动路测阶段。 佟显乔在当时的采访中提到,该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可能要到2020年。“我们认为2020年是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节点。2018年我们的重心还是在测试,测试车年底会扩展到30-50台;2019年,我们将与OEM(定点车厂)进行合作,定制200台搭载Roadstar.ai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无人车;2020年争取实现自产1500台无人车,真正做无人驾驶落地的试运营,实现远程协助的‘半无人运营模式’。”总得来说,截至2018年,Roadstar.ai的产品仍然处在demo阶段。 且与多数AI初创公司一样,Roadstar.ai在人力成本上的花费毫不吝啬。据拉勾网招聘资料,Roadstar.ai仅算法实习生月薪就定在2万-4万之间,高级工程师年薪近百万。根据此前品玩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的工程师年薪普遍在30万-50万,研究员年薪在50~100万之间,项目主管或CTO则大多会在年薪80万-150万左右。 一位Roadstar.ai离职员工提到,公司清盘前已经停止招聘新人,他认为“掐断研发主导的公司人员招聘,就相当于掐断粮草,公司只能等死。”但真正促使roadstar.ai分崩离析,是创始人之间内讧,以及内讧导致的投资人对创始团队的不信任。 这是一场“罗生门事件”。一方面佟显乔和衡量为代表的管理层称周光私开代码库私藏图纸、造假数据、假公济私,甚至在A轮融资中利用自己的同学收受回扣,对其提出罢免。 另一方面,有投资人则指责佟和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并未经董事会同意擅自解雇周光,并滥用投资人的钱投资等。 而此后,佟显乔和衡量相继做出回应,称投资人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获得高回报,甚至有抢夺公章和网银优盾等行为,最终导致公司清盘。 曾经掩藏在光鲜的无人驾驶技术之下的技术瓶颈、管理不善、股权架构缺陷等问题如今被一一摆上台面。从成立至清盘,这家被资本捧成明星的创业公司存活不到两年。 技术创始人的“短命创业” 在近年掀起的AI创业热潮中,除了创业者,投资人也“功不可没”。 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曾在采访中提到,对于创业最初自己很犹豫,是投资人多次劝说下才确定创业。 且在这轮资本浪潮中,技术人员备受青睐。“上一次技术人员受到如此高的重视,可能还是21世纪初,百度、腾讯等公司初露锋芒的时候的,几乎所有创始人都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出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极智嘉CTO李洪波曾在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访时提到。 而如今,这一幕在AI领域历史再次上演。“以无人驾驶为例,真正接触过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的人才很稀有,因此从谷歌waymo、百度无人车项目出来的人才会遭到哄抢。”姚海波提到。《连线》杂志曾报道,引领AI发展的顶尖人才全球不足千人,且大多出自谷歌、微软、百度等企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对技术“牛人”的包容度也较高。但由技术人才构成的创业团队的稳定性却明显不足,几乎每个成立三年以上的人工智能公司都会存在一次“团队出走,二次创业”的事件。 例如商汤科技曹旭东离职后创办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无人驾驶景驰科技经过一番变动,实际分裂出三家公司,分别是更名后的文行致远,原公司副总裁杨庆雄创办的牧月科技和原CEO王劲创办的中智行;思必驰员工离职创办语音识别公司驰声科技;云知声CMO离职创办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先声教育;格灵深瞳的丁鹏博士离职创办人工智能医疗公司DeepCare等。 最终导致创始团队土崩瓦解的原因众多,股权争端为其中之一。 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认为,类似于Roadstar.ai的股权争端在很多AI创业公司都出现,“往往创始团队需要多位实力研究人员入局,投资人才会更加看好。但随着融资金额越来越多,谁拿大头是一个问题,而初创公司的团队容易在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最后出现创始人出走,或因内讧离开的情况。” 同为无人驾驶初创公司的景驰科技也出现过“股权之争”。2018年7月,景驰科技原法人代表、产品副总裁潘思宁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景驰科技CFO吕庆等人未经其同意便将其股权进行质押,并伪造潘的签名和股东会决议,将北京景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非法变更为吕庆。并且再次通过伪造签名的方式,欺骗工商局补领了公司的公章及营业执照。 对此,景驰科技董事会发布官方声明称,潘思宁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公告与事实严重不符,且潘已不是景驰科技的员工。此后,事件多次反转,深陷内斗舆论风波的景驰科技最终更名为“文远知行”,以减弱影响。 除此之外,技术团队在公司管理和财务上存在短板,也是该类创业公司“短命”的原因。 2018年,国内AI芯片初创公司深鉴科技被全球芯片巨头赛灵思(Xilinx)收购。深鉴科技CEO姚颂在采访中曾提到,管理创业团队是他的短板,“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例如)又懂技术,但是同样能做好管理。” 同样在Roadstar.ai的内讧中,除了三位创始人外,舆论质疑最多的还有背后的第四人——首席战略官那小川。那小川与佟显乔是大学同学,曾在以太投资担任经理,主要负责现金贷领域的投资。凭借在财务领域的经验,那小川随后进入Roadstar.ai负责投资和财务。 最初,在投资人眼里,那小川入局可以让团队更加完整,但他此后的做法却让投资人愤愤不平。有接近Roadstar.ai人士透露,那小川曾说服佟显乔等人拿出部分融资金额,用作现金贷投资,除此之外,其还涉嫌将公司重要代码卖给外国团队。 “一个人工智能的创业团队,技术大牛之外,匹配几位管理和财务的人才,是必然要求。可以有效补充技术创业者的短板。”姚海波提到,“但是,找到可以充分信任的合伙人,并非易事。因此,公司要走得更远,CEO、CTO等核心人员也必须研究企业管理。” 如今,诸多由技术人才创立的独角兽公司正在试图摆脱这些“短板”。“创立一家公司涉及到很多边边角角的事宜,拿到投资后,如何更高效的应用,如何扩张团队,我们(创始团队)总是要开很多次会议,需要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旷视科技CTO、联合创始人唐文斌在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访时提到,为此,其于2014年参加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创业黑马营,公司CEO印奇也是湖畔学院第一期的成员。 技术瓶颈显现,泡沫破裂 AI一词已经占领风口多年,无人驾驶公司的口号也从“五年内落地”到“三年内落地”,再到“今年落地”,越来越响亮。但是现实与PPT上的承诺还有一定距离。 “一些项目最初能够拿到高额融资,是因为擅长做demo,但很多真正到了上路,技术还是不过关。”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提到。 今年3月,有外媒报道,吴恩达妻子作为合伙人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Drive.ai正寻求“卖身”。 Drive.ai曾经是无人车行业的明星公司,多位团队成员出身斯坦福。2017年9月,公司获得最新一轮融资超过7700万美元,估值达2亿。投资名单中,不乏北极光创投、GGV资本、恩硕投资等知名VC. 如今这家明星公司也即将“出局”,究其根本,或更多是技术不过关、商业化步伐缓慢。2018年5月,Drive.ai正式落地路测项目,比很多头部玩家落后了几年间。彼时仅在加州进行路测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已超过了60家。 2018年底,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CEOJohnKrafcik亲口承认,自动驾驶技术很难,且L5级自动驾驶的终极阶段是一种不合理的期望,甚至没有必要,对创业团队和投资人都是一种消耗。 在全路况L4/L5高速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前,不少创业公司已经退而求其次,选择依赖低速自动驾驶(例如自动代客泊车、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实现快速落地,帮助公司“活下去”。 与roadstar.ai几乎同一时间成立的无人驾驶团队图森未来在今年2月拿到了D轮9500万美元融资,晋级为独角兽。该笔融资距离图森2017年11月的最近一轮融资跨度长达15个月。 在融资到位前,图森经历了较为艰难的爬坡,最终转机出现是由于图森选择的无人驾驶卡车可以落地在物流领域,并已经在美国和中国北方港口持续运营持续运营。 D轮融资后,图森CEO陈默特别提到,此次融资不止会用于研发,还会用于购买无人卡车,扩充实操团队,用于物流的实际应用。 2018年年初,李开复就曾在演讲时提到,人工智能的泡沫将在年底破灭,一大波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将面临清算之日。 如今看来,即使是大公司也未能幸免。3初,苹果旗下自动驾驶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Titan)也传出裁员近190人的消息;通用自2016年收购Cruise后,每年带来的亏损超过7亿美元。 “很多需求有明显的炒作痕迹,谁都知道针对项目的溢价不可能长久,赶紧趁热把自己卖一笔,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陈怡然曾抱怨,如今投资潮过热甚至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进展,“现在连写个项目申请都找不到合适的PI(PrincipleInvestigator,研究员)来组队。” 而狂欢之后,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一位人工智能的投资人最终说道:“现在,无人驾驶第一波风口已经过去,很多公司正在面临淘汰。”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