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8年我国外债余额1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9 20:11:14

每经记者|边万莉    每经实习编辑|易启江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8年12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34877亿元人民币(等值1965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较2017年末增长2073亿美元,增幅12%。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2018年我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总体趋缓。其中,2018年1-4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季度环比变化分别为7.5%、1.5%、2.7%和-0.2%。其中,一季度增长最快,二、三季度增速明显趋缓。同时,外债结构继续优化。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同比增幅为16%,高于外币外债10%的增幅;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同比增速为13%,略快于短期外债11%的增速;从债务工具看,主要源于债务证券、货币与存款、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增加,分别占外债规模增长的44%、23%和20%。

数据显示,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15941亿元人民币(等值2323亿美元),占12%;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2030亿元人民币(等值296亿美元),占1%;银行债务余额为61683亿元人民币(等值8987亿美元),占46%;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40649亿元人民币(等值5923亿美元),占30%;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4574亿元人民币(等值2123亿美元),占11%。

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4.4%,债务率为74.1%,偿债率为5.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4%。国家外汇管理局认为,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对此,王春英表示,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外汇局不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境外投资者配置境内人民币债券需求持续增加,债务工具结构更趋稳定。2018年末,债务证券余额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比重为22%,较2017年末上升2.6个百分点。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未来,外汇局将进一步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继续密切关注外债形势变化,在坚持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外债风险防范,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