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冷暖

每经网首页 > 城市冷暖 > 正文

陕西前省长嫡孙告状……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9 09:43:04

每经记者 任伯懿 香菱    每经编辑 沈鹏    

▲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片来源:摄图网

眼前是步步紧逼的日军,身后是波涛怒吼的黄河,陕西冷娃心一横,奋身跳入黄河……这是电影《咆哮无声》中的场景。

电影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投资拍摄,2012年上映,本身没什么名气,但数年后,上述场景却被单独剪辑,在网上大肆传播。

几位陕西老汉看过视频后,坐不住了:“阿哒有八百冷娃跳过黄河嘛?!”

这几位老汉,一位是陕西前省长赵寿山的孙子赵武原,一位是国民革命军将领冯钦哉的孙子冯寄宁,还有一位是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蒙芳。

“如果是老百姓被围了跳黄河,那是壮烈。但几百个小伙子砸了武器,唱着秦腔跳河了,咕咚咕咚跟下饺子一样。这是丢人的事情,这是伪历史。”冯寄宁说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三个陕西老汉,把腾讯、爱奇艺等六家公司告了。

01

还得从《咆哮无声》这部电影说起。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面对日军的包围,数百名抗日英雄被逼上黄河崖壁,成建制地跳下了黄河。

如此“舍生取义”的情节,让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有些不能接受。

2018年5月1日,王蒙芳与赵武原一起,将《咆哮无声》的出品方、发行方和视频播出方爱奇艺、腾讯等6公司,告到了莲湖区法院。

“我们陕西冷娃都好强,好男儿不战死在沙场,而是砸坏武器去跳黄河,这不是光荣而是耻辱,这种传说和宣传有伤陕军的尊严。”王蒙芳在起诉书中写道,他曾参加了历次中条山战役。

事实上,关于《咆哮无声》的争议还可以追溯到更早。

2015年5月,画家李新安用七个月时间,创作了巨幅国画《八百壮士跳黄河》,并在曲江亮宝楼进行展览。

李新安很满意,“中条山八百位跳黄河的壮士宁死不投降,他们的气节和精神值得传承,希望这幅画能唤起更多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强国之梦。”

赵武原则很生气,他和冯寄宁后来到了现场,“展览旁边有个大电视,不停放哗啦哗啦跳河那一段,把人看得气的。”

▲ 爱奇艺网页截图

但没听说陕西拍过这个电影,于是赵和冯就赶紧查资料,才找到了《咆哮无声》。二人先是让亮宝楼赶紧停止播放,之后,冯寄宁还在网上写了篇文章《李新安你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两位老汉的呼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为了争一口气,制止对抗日先烈们的侮辱,几位一商量,“告”一纸文书递到了莲湖区法院。

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咆哮无声》的出品方、发行方以及视频网站停止侵害,删除相关内容、断开连接,并赔礼道歉,每一被告向原告赔偿精神损失费一元。

3月20日开庭,电影出品方、发行方和爱奇艺都没来。

腾讯表示,影片里面没有提及王蒙芳等人,不构成侵权,而且根据避风港原则,腾讯等媒体并没有义务承担第三方用户上传视频的侵权责任。

法庭调解未果后,宣布休庭……

02

秦晋以黄河为界,黄河的东岸有一座山,叫中条山。阻隔日军进入陕西的正是黄河与中条山这两道天然屏障。

1937年至1941年初期,在这三年中,日军十三次围攻中条山,但是都被那群号称冷娃的陕西子弟兵击退。

“六·六战役”是“中条山抗战”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日军出动三万余人,兵分九路包抄,大炮飞机各种轰炸,持续半个月。

彼时,赵寿山临危受命,迂回侧击,坚持与日军血战数日,守住了阵地。

胜利的背后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国民党的军事报告中写道:“敌军死伤奇重,我军亦有壮烈牺牲。”

但就这段历史,却延伸出了一段“八百壮士跳黄河”的传闻。

1984年,《西安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八百壮士跳黄河》的文章,第一次有了这个说法。

后来,《立马中条》一书的作者也采用了此说法,他在书中全面描写中条山抗战,经由名家陈忠实作序加持,“八百壮士跳黄河”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八百壮士跳黄河”到底是真是假?双方各持己见,争辩愈发激烈……

2015年11月,十七路军研究会专门召开了“八百壮士跳黄河”的研讨会,邀请抗战老兵、抗战将士后代、党史军史研究人员和新闻记者50多人参与。由双方摆事实、举证据,当面说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结论是:“没有成建制跳入黄河的事情发生。”

此外,《八百壮士跳黄河》的作者也承认,该情节为矫情造作。

《立马中条》作者也出来解释,“文学作品,八百是一个模糊概念,并不是实指具体的人数。”

但这并不能阻挡很多人的一厢情愿,山西省芮城县还树立起了一座跳黄河殉国纪念碑。

当时王蒙芳受邀参加立碑仪式,“我说没有跳黄河这回亊,但没有人听我说。没办法,走了一路劝了一路,人家不听,说按原计划,我当时憋了一肚子的火,有啥办法?”

王蒙芳说,六·六战役中跳黄河的肯定有,但不可能有八百人之多。 

03

八年抗战中,只有八个省份没有落入日军之手,陕西便是其一,这与陕军在临省阻击日军的功劳密不可分。

值得缅怀,更值得颂扬!

如今我们用文学艺术作品歌颂抗日战士,是必要的,但是过分渲染,容易物极必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识历史和记述历史。”

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目的,这几位陕西老汉不断上诉,奔走相告,却遭到许多言论质疑:“何必纠结这个数字呢?”

正如其一纸诉状书中写到:“对原告的努力,有人不以为然,高谈‘文学不等于史学’,但实际上,广大群众在欣赏有关现代题材的文艺作品时,是把它作为‘史’来接受的,于是,一盆清水被搅浑了,伪史变成了神话。”

▲ 咆哮的黄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文学作品与社会舆论善于抓取噱头十足的信息。

诸多媒体将“八百壮士跳黄河”视为陕西抗日精神的典型代表,大肆报道,“面对日本鬼子的枪炮威逼,他们先跪天,再跪爹娘,立起身来齐吼一声‘走’,一头扎下山崖,坠入滚滚黄河……”

作为读者,看到这里,不禁心生疑惑,几百个小伙子,面对敌人的包围,为何都不反抗一下呢? 

再如,近年来抗日神剧日渐火热,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棉被挡子弹等情节频频出现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为吸引眼球,不惜“毁三观”,放弃史实。

作为观众,看到这里,不禁又心生疑惑,既然日军这么好打,为何还要八年抗战? 

夸张的历史宣传,反而弱化了抗日战争的艰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真相不容抹杀,对于抗战期间的史实,让亲历者还原历史真相,远比自我陶醉和博人眼球有意义的多。

“我小时候听我爷讲过,我还问过我爷,如果打仗跑了咋弄,跑?跑了就枪毙,那时候军法很严的。”冯寄宁的意思是,整建制的跳黄河就是逃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