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2019-03-08 10:05:19
随着母基金市场的扩大,目前母基金市场的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纵览去年完成募资的创投机构基金,其背后大多有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国有资本的身影。
近三年,国内母基金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协会累计登记的母基金管理机构数量为681家,2017年新登记177家。总规模方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母基金管理规模超过8800亿元。
在创投行业整体陷入募资难的困境下,母基金自身也受到资本市场整体基金面紧张等因素影响,过去的快节奏在去年明显放缓。但作为当前市场上诸多创投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母基金的投资策略和偏好也备受市场关注。
随着母基金市场的扩大,目前,母基金市场的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除传统市场化母基金管理机构外,国资背景管理人、一线知名市场化基金管理人、财富管理机构、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等都成为母基金市场新晋参与主体。
纵览去年完成募资的创投机构基金,其背后大多有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国有资本的身影。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国有资本逐渐加快了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而随着国资背景基金管理人运作管理模式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其相对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资本总量也在不断提高,比如开元国创、中金资本、深创投等,这些资本受市场环境影响也较小。
与此同时,一些知名的市场化基金管理人也开始纷纷试水母基金业务,例如IDG、红杉等创投机构,他们通过联合知名母基金管理机构、产业资本或借助地方政府及国资资源,开始形成广泛意义上的类资产管理平台。
而由于主体和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母基金投资策略更加多元化。紫荆资本董事长沈正宁表示,母基金投资人从无特定策略盲池投资,到出现聚焦特定产业或特定行业,或投资子基金+跟投、投资子基金+直投、投资子基金+直投+二手份额投资,甚至开始出现跨资产类别配置的母基金。母基金管理者往往会根据自身基金的资金属性及管理能力特长,挑选适合自身的策略,市场环境也给予了母基金管理人更多的选择。
“在当前股权投资市场整体收益下滑,优质投资项目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为降低单一股权投资业务带来的风险,一线机构已纷纷拓展业务线,包括开展母基金业务。”深圳某PE机构负责人如是说。
“2019年的投资进度会放慢,同时我们可能会再推进新的母基金的设立,做新的东西包括直投,在慢节奏的大环境下,母基金自己也要抓紧时间‘练内功’。”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创始合伙人孙次锁在谈到2019年基金的策略时这么说。
他表示,在选择GP(普通合伙人)方面,他们首先是投科技创新,而且是有耐心的GP。“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稳增长的阶段,再想实现原来的‘2+1’、‘3+2’那样的挣快钱很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母基金作为私募股权投资中“C位”机构,除可实现风险分散化,还可通过筛选后选择长期持久、富有远见的顶级投资人,具备最终达到平稳度过周期的投资能力,因此,母基金已经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平稳度过经济过度期的关键。
那么,母基金应当如何选择GP?
盛世投资方面表示,他们非常看重GP投资逻辑和对产业的导入效应。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杨志军表示,GP对于产业的理解力以及投资策略是他们比较关心的。
在选择GP时,盛世投资并不一味偏爱“大牌”,而是更关注投资团队能力和相关机制。“我们非常重视投资团队本身,一家机构的基因很大程度取决于团队。”除了投资团队,杨志军表示,盛世投资对基金投资策略和执行情况、决策机制、风控流程和激励机制等也着重关注。
在杨志军看来,人决定了投资机构未来的业绩,而团队激励则是保证机构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团队的稳定,才能让机构的投资逻辑得以平稳有序地实施。
此外,盛世投资更偏爱垂直型投资机构。“专注才能专业。”在对投资行业的选择上,盛世投资已覆盖包括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增强投后服务能力,盛世投资整合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通过多样化资本工具,为被投基金和项目提供定制化的增值服务。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沈伟国指出,做母基金选择GP,首先需要看GP的准备是否充分,包括心理、投资理念、经营背景、投资策略以及对投资的理解。但在做LP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个趋势,有些GP做了小基金之后开始膨胀,觉得做小基金太累,就会不断想要往后期延伸。
在他看来,他希望GP能够专业、集中在一个行业。除了看团队之外,还需要看是否有投资组合、思路是否清楚、战略是否清楚,最后就是坚持。
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殷哲则表示,歌斐母基金在挑选GP的时候,在组合构建上有自己的策略和体系。首先画图然后看每个GP所在的位置,确定哪个是代表未来趋势的。其次是对每个管理人深度的辨别,这需要花时间。这当中主要是看他的专注度,是否聚焦,是否有非常清晰的投资策略、投资理念。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