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本土独角兽的创新密码 医联创始人王仕锐如此破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2-13 15:00:34

像医联这样的独角兽不断在成都孕育并诞生,实际上是成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今日(2月13日),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大会举行,31个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接受表彰。会上,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是被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

作为引领医联从一家成都本土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的带头人,王仕锐在谈到医联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时表示,除了紧紧跟随医疗行业国家政策的变化外,医联的成长也离不开地方政策的扶持与发展环境的助力。

脱胎于一份有关医生社交平台的商业计划书,到从医生社交平台向多点执业平台转变,再到逐渐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升,并逐步将业务重心向互联网医院转移,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即医联)这家成都本土企业在创始人王仕锐的带领下,去年获得10亿元D轮融资并跻身“独角兽”企业的行列。

谈创业:创业是一场“All in”

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进行本硕博连读的王仕锐,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在谈到如何从“学霸”转型为创业者时,王仕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美国哈佛做研究学者期间,他发现美国的医疗环境与中国截然不同。在美期间,让他学习及见识到了国外先进的医疗平台理念,也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业欲望。正好那个时候国内医改的宏观政策开始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和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于是2014年夏天,王仕锐在回国参加博士答辩的飞机上,写了一份有关医生社交平台的商业计划书。幸运的是,没过多久项目就拿到了策源创投和PreAngel合计350万元的天使投资,医联也由此诞生。

在学生时期,王仕锐还是一名摇滚青年。在回答摇滚与创业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时,王仕锐说,“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需要充满激情和热爱,但不同之处在于,创业除了要有激情与热爱之外,还要学会去忍耐那个过程中给人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压力。摇滚可以被视为一种调剂生活的爱好,但创业不行。”

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All in”,一旦决定要做了,就要不给自己留后路地去全力以赴,做好打长期攻坚战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信心,同时在面对困难时也要有百折不挠的坚持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也许是兼具了摇滚的热爱与激情,及创业的坚守与信心,才有了医联这只独角兽的横空出世。2018年7月,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预计估值超过70亿元,跻身独角兽行列。该轮融资由中投中财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电健康产业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等跟投。

最初,医联是一个单纯的医生社交平台,而如今,医联已跻身独角兽企业之列,并发展成为一艘企业巨轮。

谈企业成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王仕锐看来,医联成立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一是医联从单纯的医生社交平台向多点执业平台转变;二是医联发布云开放平台,业务从医生平台逐渐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三是医联顺应国家政策,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积极与药企进行合作,开创“互联网+医药”推广新模式,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伴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的逐渐明朗,医联选择以打造单病种互联网医院的方式开拓互联网医疗业务。

例如,医联通过以肝病领域里的丙肝入手,打造单病种互联网医院,肝病患者可以在医联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上进行复诊,医生给患者开具电子处方,然后患者可以享受送药上门等服务。目前,医联已跑通了这一模式,并将逐渐覆盖到其他如骨科、肿瘤、艾滋病等慢性病种,继续连接医疗产业链上下游。

“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红利是可以预见的,其优势在于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患者预约挂号,随诊复诊,在线购药,以及享受送药上门等服务。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医院也为广大的医生搭建了更广阔的多点执业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提供在线的医事服务获得更多的阳光收入。”王仕锐对政策有着清晰明确的判断。

王仕锐称,医疗产业是一个“容错率”很低的产业,行业的任何创新都必须紧随政策。对国家的政策变化足够敏感并适时调整业务方向。王仕锐认为,这是当今医联乃至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一大法则。

独角兽的成长,除了与政策带来的机遇有关,与地方政策的扶持与发展环境的助力亦息息相关。

王仕锐表示,医联立足于成都,从创立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当地政府与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不断支持,包括人才供给、房租补贴、企业品牌扶持等,这种对创业包容开放、大力支持的态度,也是医联后面走得较为顺畅的重要因素。

2018年5月,成都还出台了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按照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举行梯度培育,进一步加强了像对医联这样的新经济企业的支持和服务。

像医联这样的独角兽不断在成都孕育并诞生,实际上是成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成都市曾公开过一个数据,称在全市范围内共有3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其中,数家企业已经孵化成功,而还有更多家创新企业正走在“高速成长”与“快速进步”的发展道路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成都新经济 独角兽企业 医联 王仕锐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