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政在关注

每经网首页 > 政在关注 > 正文

西安,家里有矿……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31 16:14:14

每经记者 沈三    每经编辑 刘琳    

 

▲ 航天六院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装配(西安航天基地供图)

去年9月,在陆军装备部举办的“跨越险阻2018——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中,雷神智能装备获某专业领域第二名、轮式类无人车第一名。赛后,他们入围陆军装备部无人系统型号研制单位。

再倒退5个月,微软在波尔图举行室内定位大赛,音科知维团队获声学组第一名,混合排名第四。

包括从上海迁址西安的飞龙系列军用无人机研发者中天引控,2018年营业额超5亿、正等待登陆科创板的希德电子……

诸多硬核企业密集扎根航天基地背后,是后者跃居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No.4的科创能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需要这些茁壮成长的硬核企业,航天基地科创能力的升级密码,亦颇具参考意义。


硬科技富矿,全国第四

牛羊逐水草而居,企业追逐的是资源!

当下,随着全球经济升级加速,对企业,尤其是以技术开发为核心的硬科技企业,科研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去年12月,商务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科技创新这一单项指标上,西安航天基地在全国219家经开区中排名第4。其中15项23个子项考核中,航天基地19个子项实现增长,13项增长30%以上。

排在他们前边的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事实上,2017年西安航天基地已经排名第8——对于他们,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西安,则意味着硬科技之都建设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更为雄厚的科研能力支撑。

西安有矿,这矿就是极少在媒体露面的军工科研资源。

航天,是人类工业的最尖端应用,涉及电子通讯、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因而成为硬科技成果集大成者。西安,拥有全国近1/3的航天科研生产力量,近1/4的航空专业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矿藏”之丰厚,仅次于北京。

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航天基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39个,全国经开区最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7%,为全国平均值6倍。

企业逐利。强大的科研能力,丰富的硬科技矿藏,更像一块吸铁石。

2017年,京东三个全球总部落户航天基地。此外,华为云、百度云、阿里云等国内知名产业平台也相继聚集于此,同时还吸引了各类军民融合企业200多家。


这矿怎么开?

家里有矿,也不能心里不慌!此前,西安的科技成果转换并不顺畅。

但随着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经济升级背景下,对新技术、新发明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建设硬科技之都提出之后,航天基地科技富矿正在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

2018西安国际马拉松,“北斗西马赛事通”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北斗纳秒级时间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融为一体,“硬科技”与“西马”双名片闪耀全国媒体。其研制者正是航天基地的陕西诺维北斗信息科技公司。

去年7月30日,航天六院对军民融合成果的40个产品进行了表彰,包括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专门研发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的“赛默森”圆凹一体壁纸生产线等。

这些产品均来源于液态火箭发动技术的民用化,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10年间已从十几亿增长到过百亿。

 

▲ 航天六院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合练组装工程技术人员商讨方案中(西安航天基地供图)

对民用市场来说,以航天为代表的军工体系,犹如各类新技术的蓄水池,一旦开闸,理顺通道,在市场往往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源于航天六院的昱昌环境科技,公司成立两年,核心技术成熟不到一年,2018年营收已达1.3亿元,三年内产值将可望达到10亿。

军转民之外,民参军领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有6家企业拥有了军工采购资质。一旦未来我国军工采购进一步开放,航天基地相关负责人直言,这些民营企业凭借自身灵活的体制和迅速迭代的能力,相较原体制内的单位将更具竞争力。


进一步收获

上世纪“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大批航天技术民用,有利的促进了美国经济八九十年代的再次繁荣。

如今,经济转型升级,市场对硬科技展现出极大渴求。硬科技也成为西安城市复兴、“追赶超越”的核心。科研富矿的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梳理上述成果,在军民融合的道路上,航天基地的许多做法颇具借鉴性。

首先,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步。目前,航天基地已经建立院士工作5家站。2018年,引进和认定各类人才9739人,包括国内顶尖人才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

其次,在促进军民融合方面,航天基地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体制内力量不断走向市场;一方面不断扶植新兴企业,使其与原有科研资源迅速结合。

与京东云联合发布的“京航计划”,更实现了从市场需求分析、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对接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硬科技创业孵化体系;与高校、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合作打造的“两院两中心”,将军民融合提前到了研发环节。

此外,通过为科研创新、登陆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提供资金奖励的方式,航天基地不断优化着企业的发展环境。

据统计,截止2018年末,已累计为112家企业和项目提供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仅2018年,该区域新增国家及高新技术企业即达4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8家。

大西安发展的路还有很长要走;硬科技崛起亦非一朝一夕可就。

我们需要更多的迅速成长的硬科技企业,为西安带来更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为市民带来更多的高薪工作;为城市创造更多财富。如航天基地一般的科研富矿,也正是西安未来发展可以依赖的资源。

继续在军民融合道路上不断深化,同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相信围绕硬科技发展核心,航天基地势必成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的科创标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航天六院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装配(西安航天基地供图) 去年9月,在陆军装备部举办的“跨越险阻2018——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中,雷神智能装备获某专业领域第二名、轮式类无人车第一名。赛后,他们入围陆军装备部无人系统型号研制单位。 再倒退5个月,微软在波尔图举行室内定位大赛,音科知维团队获声学组第一名,混合排名第四。 包括从上海迁址西安的飞龙系列军用无人机研发者中天引控,2018年营业额超5亿、正等待登陆科创板的希德电子…… 诸多硬核企业密集扎根航天基地背后,是后者跃居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No.4的科创能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需要这些茁壮成长的硬核企业,航天基地科创能力的升级密码,亦颇具参考意义。 硬科技富矿,全国第四 牛羊逐水草而居,企业追逐的是资源! 当下,随着全球经济升级加速,对企业,尤其是以技术开发为核心的硬科技企业,科研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去年12月,商务部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科技创新这一单项指标上,西安航天基地在全国219家经开区中排名第4。其中15项23个子项考核中,航天基地19个子项实现增长,13项增长30%以上。 排在他们前边的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事实上,2017年西安航天基地已经排名第8——对于他们,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西安,则意味着硬科技之都建设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更为雄厚的科研能力支撑。 西安有矿,这矿就是极少在媒体露面的军工科研资源。 航天,是人类工业的最尖端应用,涉及电子通讯、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因而成为硬科技成果集大成者。西安,拥有全国近1/3的航天科研生产力量,近1/4的航空专业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矿藏”之丰厚,仅次于北京。 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航天基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39个,全国经开区最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7%,为全国平均值6倍。 企业逐利。强大的科研能力,丰富的硬科技矿藏,更像一块吸铁石。 2017年,京东三个全球总部落户航天基地。此外,华为云、百度云、阿里云等国内知名产业平台也相继聚集于此,同时还吸引了各类军民融合企业200多家。 这矿怎么开? 家里有矿,也不能心里不慌!此前,西安的科技成果转换并不顺畅。 但随着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经济升级背景下,对新技术、新发明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建设硬科技之都提出之后,航天基地科技富矿正在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 2018西安国际马拉松,“北斗西马赛事通”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北斗纳秒级时间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融为一体,“硬科技”与“西马”双名片闪耀全国媒体。其研制者正是航天基地的陕西诺维北斗信息科技公司。 去年7月30日,航天六院对军民融合成果的40个产品进行了表彰,包括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专门研发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的“赛默森”圆凹一体壁纸生产线等。 这些产品均来源于液态火箭发动技术的民用化,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10年间已从十几亿增长到过百亿。 ▲航天六院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合练组装工程技术人员商讨方案中(西安航天基地供图) 对民用市场来说,以航天为代表的军工体系,犹如各类新技术的蓄水池,一旦开闸,理顺通道,在市场往往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源于航天六院的昱昌环境科技,公司成立两年,核心技术成熟不到一年,2018年营收已达1.3亿元,三年内产值将可望达到10亿。 军转民之外,民参军领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有6家企业拥有了军工采购资质。一旦未来我国军工采购进一步开放,航天基地相关负责人直言,这些民营企业凭借自身灵活的体制和迅速迭代的能力,相较原体制内的单位将更具竞争力。 进一步收获 上世纪“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大批航天技术民用,有利的促进了美国经济八九十年代的再次繁荣。 如今,经济转型升级,市场对硬科技展现出极大渴求。硬科技也成为西安城市复兴、“追赶超越”的核心。科研富矿的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梳理上述成果,在军民融合的道路上,航天基地的许多做法颇具借鉴性。 首先,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步。目前,航天基地已经建立院士工作5家站。2018年,引进和认定各类人才9739人,包括国内顶尖人才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 其次,在促进军民融合方面,航天基地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体制内力量不断走向市场;一方面不断扶植新兴企业,使其与原有科研资源迅速结合。 与京东云联合发布的“京航计划”,更实现了从市场需求分析、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对接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硬科技创业孵化体系;与高校、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合作打造的“两院两中心”,将军民融合提前到了研发环节。 此外,通过为科研创新、登陆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提供资金奖励的方式,航天基地不断优化着企业的发展环境。 据统计,截止2018年末,已累计为112家企业和项目提供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仅2018年,该区域新增国家及高新技术企业即达4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8家。 大西安发展的路还有很长要走;硬科技崛起亦非一朝一夕可就。 我们需要更多的迅速成长的硬科技企业,为西安带来更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为市民带来更多的高薪工作;为城市创造更多财富。如航天基地一般的科研富矿,也正是西安未来发展可以依赖的资源。 继续在军民融合道路上不断深化,同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相信围绕硬科技发展核心,航天基地势必成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的科创标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