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26 15:03:11
广东证监局近日公告,因罗伟广作为金刚玻璃时任实际控制人时,未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公司股份冻结等事项,广东证监局决定对罗伟广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每经编辑|杜宇
广东证监局近日公告,因罗伟广作为金刚玻璃时任实际控制人时,未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公司股份冻结等事项,广东证监局决定对罗伟广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未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公司股份冻结事项
广东证监局表示,2018年3月8日至4月10日期间,罗伟广所持金刚玻璃股份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累计达2128.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6%。罗伟广分别于2018年4月11日、4月24日签收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相关司法文书载明财产冻结的情况,但是未配合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金刚玻璃迟至2018年5月11日才披露罗伟广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事项。上述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未配合上市公司披露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事项
广东证监局指出,因金刚玻璃股价在2018年5月4日至5月8日期间出现异常波动,金刚玻璃于5月8日向罗伟广函询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而罗伟广未配合上市公司披露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的重大事项,导致金刚玻璃2018年5月8日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的相关信息不真实。上述情形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未配合上市公司及时披露股份减持计划
广东证监局还指出,2016年11月29日,罗伟广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签署《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从事融资融券业务。2018年6月12日,因罗伟广质押在中信证券的金刚玻璃股份跌破维持担保比例的最低标准,且罗伟广未按约定追加足额担保物或主动清偿债务,中信证券对罗伟广质押的部分股份进行处置,导致罗伟广减持金刚玻璃股份172.21万股,减持金额1241.88万元,减持股份占金刚玻璃总股本的0.797%。罗伟广在已知所持金刚玻璃质押股份可能被中信证券强行平仓的情况下,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平仓风险,也未按照有关规定在所持股份被强行平仓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违反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第八条的规定。
广东证监局表示,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和《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决定对罗伟广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广东证监局向罗伟广要求:应认真吸取教训,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行为,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违规行为再次发生。
据了解,罗伟广曾于2009年成为年度“私募冠军”,旗下产品新价值2期当年盈利190%。但今年以来,罗伟广投资生涯遭遇艰难时刻,旗下产品有15只亏损超过40%,其持有的部分金刚玻璃股份遭遇强制平仓。
6月12日,金刚玻璃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罗伟广所持部分股份可能被平仓。平仓原因是罗伟广违反其与中信证券的融资融券合同,未在规定时间偿还负债,中信证券将于6月12日起对其融资融券账户进行强制平仓处理,减持该账户中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公告显示,罗伟广持有金刚玻璃2428.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24%,其股份被司法冻结后处于冻结状态的股份数为2128.71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87.65%,占公司总股本的9.86%。
罗伟广2007年进入私募公司新价值投资,并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A股的反弹行情中斩获超过190%的收益,荣获当年阳光私募冠军。借此新价值投资规模快速扩张,一度达到50亿元规模。不过快速扩大的资金规模却让罗伟广遭遇重挫,2011年、2012年新价值产品全线亏损,2012年年底更有超过一半的产品排名全国垫底。
随后罗伟广开始涉足一级市场,成立PE机构广东纳兰德投资,并开始尝试一、二级市场联动。罗伟广在2016年3月一次演讲中曾剖析过自己的心路历程,关键词是“一级市场请客、二级市场买单”,“一、二级市场联动”。
所谓“一、二级市场联动”,罗伟广的做法是通过举牌、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股权甚至是第一大股东股权,然后介绍资产或直接将自己控制的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上市公司,赚取多重收益。2015年中A股发生罕见股灾,罗伟广独创举牌基金模式,潜伏包括大东海、科恒股份、科斯伍德、天兴仪表、南华仪器、杭州高新、金宇车城、天广中茂、新海股份、恒大高新、*ST蓝丰等十余只股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16年6月,被市场称为“最严借壳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随着监管趋严并购重组大幅降温,这对罗伟广的一、二级市场联动无疑是重大打击。此次金刚玻璃一波三折、耗时耗力的重组终止,也宣告罗伟广引以为傲的一、二级市场联动打法走向穷途末路。而罗伟广也终为此买单,仅金刚玻璃一役,以昨日收盘价9.41元估算,浮亏比例就已超过55%,浮亏3亿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金羊网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