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12-14 20:50:24
12月12日,正值电商促销活动当天,全聚德、狗不理等100多家老字号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老字号创新发展新模式,在新零售、互联网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如何在逆境中突围,成为了此次“2019新时代老字号创新发展论坛”上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实习编辑|廖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12日,正值电商促销活动当天,全聚德、狗不理等100多家老字号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老字号创新发展新模式,在新零售、互联网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如何在逆境中突围,成为了此次“2019新时代老字号创新发展论坛”上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据了解,此次参加论坛的有全聚德、东阿阿胶、北京同仁堂、广州王老吉、杭州胡庆余堂、狗不理、天津同仁堂、漳州片仔癀、桂发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等来自全国的100多家老字号企业负责人,在论坛上,多家企业均表示正在探索、推进利用互联网新模式拓展产品市场,发展价格差异化的产品满足更大众的市场需求。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桂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除了通过酒店销售老字号产品外,2013年还建设了食品工业生产线,形成了几个产品系列,包括:包子品类系列,八大碗系列,大、小八件糕点系列,狗不理面食大礼包等,其中,大礼包销量非常好,每年销售几十万箱。
“狗不理老字号在为大众服务这块就是通过食品工业来实现的。”高桂琴说。
老字号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是留住乡愁、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老字号为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是中国对外交流的文化纽带。
数据显示,从2006年商务部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的10年间,老字号品牌质量大幅提升,活力逐步增强。截至2015年底,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上市公司73家,涵盖156个品牌,其中,发展势头良好的占40%,持续稳定经营的占5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的占10%。
目前,老字号振兴发展仍然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中国商业联合会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健介绍,近几年,原材料、煤水电价格不断上涨,老字号手工制作多、用工多,成本费用大幅上升。有些老字号企业的始创产品已不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或产品受众已很少,但是基于传承文化、提供公益服务的目的,这些企业仍然坚持生产这类产品,造成一定成本负担。
为此,张健建议,设立中华老字号发展基金。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老字号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解决老字号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振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实际上,近年来,老字号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追求品质提升。
不得不提的是,在提升品质、成本上涨等压力之下,一些老字号产品的价格逐步上涨,成为了社会上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老字号产品消费群体“大众化”也是一些老字号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好的食品一定是有成本的,老字号的食品在保证品质优良的同时,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也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老字号产品要贴近民生,一味追求高端化,丢掉老字号自身的东西,肯定是不行的。
高桂琴认为,受制于成本上涨的压力,在酒店销售的狗不理包子可能相对较贵,但是,狗不理也一直在发展差异化的产品,狗不理老字号在为大众服务这块就是通过食品工业的方式,因为人工成本提升让很多老字号难以承受,但食品工业能够较好地降低成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