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天猫双11十年持续技术大考,支付宝自主研发接连“通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1-07 00:40:32

▲鲁肃和技术团队奋战双11

每年的天猫双11,除了是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也是支付宝的技术大考。曾经最惊险时,“只差4秒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到今年,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系统和OceanBase数据库足以承载双11的全部流量,而且人工干预越来越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如此,支付宝还将经过十年双11淬炼沉淀的技术对外开放,成为促进更多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

十年双11技术大考倒逼走自主研发之路

天猫双11走过十年,消费者在支付环节的体验,早已从早前的“能否成功看运气”到近年的“如丝般顺滑”,这背后是支付宝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创新。每年一度的技术大考倒逼支付宝通过一条自主研发之路,解决了世界级难题。

在支付方面,在2010年,支付宝发明了快捷支付技术,用户在支付时不再需要经过网银跳转,插U盾等繁琐的步骤,支付成功率也从60%大幅提升到了95%,极大改善了整个双11的支付体验。

快捷支付也为后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14年开始,移动支付开始迅猛发展,在双11的占比迅速提升,到了2016年,移动端完全成为主角,高峰时期,移动支付占比已经超过90%。

在系统方面也是如此。起初保障支付是个艰难的任务,据蚂蚁金服CTO程立回忆,最惊险的2010年甚至有过“只差4秒整个系统就会崩溃”的时刻。如今,早已不再是难题。

支付宝的技术团队认识到,双11的交易量指数级增长,如果按照老的技术来运行,很难支撑支付洪峰,即使能支撑,成本也将是天文数字。“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用外国的IOE技术,承担昂贵的成本,另一条是上云、去IOE,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最终,支付宝决定选择第二条路,来解决这个世界范围内还从未遇到过的技术新课题。

程立介绍,2013年随着支付宝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IOE中的I和E都已经被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取代,2016年支付宝100%完成了上云工作,由此,双11全部的流量都可以由阿里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系统,以及OceanBase数据库承载,并以极高的稳定性来保证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顺滑与通畅。

“我们的小目标是,到2019年将不再花一分钱投入到双11当天的技术保障,也就是希望双11这一天,和其他任何一天一样没有区别”。程立还提到一点,以往,双11之前都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严密计算该配置多少云计算资源、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配置,需要反复的压力测试不断调优,“但今年起,支付保障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计算和调优,如何躲避风险、保障安全,都是智能的”。

▲2018年双11,刷脸和指纹支付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区块链、生物识别成今年双11技术新担当

天猫双11历来是新技术的练兵场和检验场,随着支付宝保障技术的日益成熟,区块链与生物识别成为今年天猫双11的技术新亮点。

其中区块链是首次规模应用到天猫双11。在天猫国际商城,来自上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件跨境商品,都装上了区块链“身份证”,品类包括进口钻石、进口奶粉、进口保健品等。此外,五常大米、茅台、平武蜂蜜等商品也将采用区块链溯源技术。

区块链技术有着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充分共享的特点,应用在长链路、高价值的商品追溯上,区别于过往商家自主录入商品信息,能够实现永久溯源、防止信息虚假,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以钻石为例,用户只要打开支付宝、天猫、淘宝扫一扫,就能看到这颗钻石从海外采购到国内配送等重要环节的全链路信息,区块链技术相当于为每一颗钻石附上唯一的“身份证”。

而以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指纹和刷脸支付,将成为今年双11的主流。据了解,指纹、人脸、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具备安全性高、耗时短、成功率高、不怕忘等优势,抢购时具有一定速度优势,因此,不少消费者都选择将指纹和刷脸作为自己首选的支付方式。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用户对指纹或刷脸支付方式的满意度超过95%,已经超过密码支付。

这样的“暖科技”也得到了银发族的青睐。杭州的退休教师张阿姨说,自己日常买菜、坐公交、骑共享单车,已经习惯了用支付宝扫一扫,但老是容易输错密码,“现在按一按手指、刷一刷脸就搞定,记性差也不怕了。”

更让张阿姨放心的是,指纹和刷脸支付方便的同时,安全性也很有保障。据支付宝方面介绍,在双11期间,通过风险感知模块检测黑产攻击,风控引擎自动更新风险模型,大幅提升风险拦截效率。

十年沉淀技术能力全面开放

走过十年的历程,支付宝的技术能力得到淬炼,持续降低消费者使用门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升级。不仅如此,蚂蚁金服还将这些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开放出来,在更多的行业和场景得到应用。

以人保健康为例,借助蚂蚁金服的金融级分布式架构和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能力,人保健康构建起新一代互联网保险云核心业务系统,能够支持业务高并发需求,处理能力提升上千倍,出单效率达到1000单/秒,外部渠道产品接入效率提升6倍,新产品上线时间缩短80%以上。

2017年,南京银行引入蚂蚁金服金融级分布式交易架构能、分布式数据库以及大数据平台能力,搭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鑫云+”,短短一年时间,“鑫云+”已经服务多家银行的上百万用户,平均每个客户放款时间缩短到1秒,日处理订单量可达100万笔。

据了解,截至目前,蚂蚁金服已经开放包括金融智能、金融安全、金融分布式、移动安全、区块链、金融的分布式数据库等在内的80多个金融科技产品,以及50多个以交易场景为核心的技术性、行业性、通用性解决方案,已经在金融、出行、政务、零售等不同行业实现应用落地。 文/桑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