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苏罡:加快发展养老金市场,推动长期资本积累

每日经济新闻 2018-10-20 22:47:56

10月20日,“SAIF金融E沙龙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沪召开,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执行董事苏罡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庞大的财富总额必然会对金融机构的运行方式产生新的诉求,中国亟需加快建立长期资本积累与投资机制。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实习编辑|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0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联合主办的“SAIF金融E沙龙暨2018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沪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深化供给侧改革 赋能中国新经济”。

基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会议上多位知名权威的专家学者就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执行董事苏罡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庞大的财富总额必然会对金融机构的运行方式产生新的诉求。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亟需加快建立长期资本积累与投资机制,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资本在居民、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各个经济部门之间能够更加有效地流动。

养老金是长期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财富整体运行而言,随着经济发展,财富的积累必然会对资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苏罡看来,投资者更多地希望追求资产增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仅仅享受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保底收益。而资本的逐利性又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产生了一个明显的风险错配、期限错配等迹象。因而,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亟需加快建立长期资本积累与投资机制。

苏罡表示,未来资本运行状态必然发生转变,而养老金是长期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养老金本质上是为受益人进行账户管理。目前大部分养老金是通过信托的方式把收益归集到受益人本身,这种管理方式与金融资产管理从负债管道向信托管道转变是一致的。

第二,养老金管理的期限长达60至70年,在长期性的管理过程中,风险在短期和长期表现的形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足够长的投资期限其实能有效化解风险的错配。

第三,所有的投资管理都会强调人才,客户及资金的优质性决定了投资经理的业绩。这些长期资产只有和优秀的投资经理相结合,才能为中国创造更好的财富积累增长的机制。

第四,养老金具有很大成分的普惠性。这种普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整个社会分配的不公,促进社会实现更加普惠化。

第五,养老金可以实现有效的代际平衡。这种代际平衡使得当代人能够拥有更多的勇气和积累完成当期消费,而不是为给下一代留下财富降低消费水平。从这一点来看,养老金在中国的资本流动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加快建设养老金三支柱

苏罡提到,从目前我国养老金发展状况来看,养老金市场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储备不充分、覆盖不全面以及发展不平衡。

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苏罡提到,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初具市场化的规模。从投资收益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潜在的负债约束,部分合同有流动性的要求、甚至有保底的要求,背后的负债属性导致其收益率水平无法和储备基金相媲美。

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方面,苏罡表示,对比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自愿加入,而职业年金则是自动加入。从缴费比例来看,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固定的,而企业年金有上限管控。从缴费基数及来源方面,职业年金明显比企业年金具有长期可持续的优势,而职业年金也为受益人的领取方式提供了购买养老保险产品等更加灵活的选择方式。

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苏罡提到,中国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巨大。截至2018年9月,全国税延养老保险承保人数超过3万人,保费接近3500万元,目前已有19家寿险公司获准业务资格。

苏罡指出,从制度层面而言,建设养老金三支柱需要做到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统一产品标准,确保养老资金的安全稳健;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打通三支柱对接转换渠道,实现三支柱养老金均衡发展。从机构层面而言,养老金公司需要积极发挥保险业优势并与银行业、证券业等多方展开积极合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养老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