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未来商业人物

每经网首页 > 未来商业人物 > 正文

每经记者专访象屿集团总裁陈方 厦门跨境电商新逻辑:立足两岸 链动全球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04 22:12:28

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认为,目前,对于跨境电商缺乏统一定义、认知模糊,对跨境电商的产业属性、交易物品属性、行业发展等进行明确定义与规划是大势所趋。

2.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檀越 每经实习记者 刘洋 每经编辑 杨翼

全球零售时代,信息纵横寰宇、商品周游各地。在跨境电商彼此交织的全球之网中,厦门,这个太平洋西岸充满魅力的东方城市,必是一个重要节点。

在厦门西北角象屿岛附近,一家名号取自这个岛名的国企,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新榜之中。其主业——全球供应链服务也让人侧目。因为,以人们的常识判断,一些500强新贵,往往不会是什么物流业,而是地产或金融类公司。

根据《财富》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厦门象屿集团以年营收214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375位,并进入中国百强企业行列。

但是象屿集团在业界的盛名,却不少来自于她很不起眼的一块业务——跨境电商。7月24日下午,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来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调研时,给出的评价是“国内独具特色,发展态势良好”。

在全国试点城市竞跑的情况下,象屿集团乃至厦门的跨境电商有何独特之处?中国跨境电商又将如何迎接全球贸易的新的发展格局?9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到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

“立足两岸,链动全球”

NBD:作为一家以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物流平台运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这是否代表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象屿集团的利润点又在何处?

陈方:象屿进入世界500强,不是刻意规划出来的,而是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象屿一直致力于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从服务中小贸易商,过渡为服务制造企业,客户结构明显改善;同时,也从服务客户的某一环节,向为服务客户整个供应链转变。在此过程中,象屿以物流为基础,向交易端延伸,以物流控制货权,从而控制整个供应链体系,行业地位与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至于规模和利润的问题,许多人难以理解。我经常举例说,你们去看现在很伟大的阿里也好,京东也好,象屿的模式与他们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们做的主要是C端的整合服务,象屿的服务对象则是B端的制造业企业。阿里和京东模式,前期也是通过整合资源,先让人家来平台交易,把市场份额做大,通过市场份额赢得话语权。

循此路径,象屿从初期的单一节点服务,到如今服务供应链,规模数量的增长一定在先。其后,通过整合物流体系,协同行业发展、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利润随之自然提升。目前成效已经显现,据统计,今年1~7月,象屿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只有17%,与厦门国企整体增长幅度持平,但利润则同比增长53%。这种好的势头在未来还会更加明显。

NBD:象屿集团在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下不断取得突破,创出多项率先成果,进军跨境电商最初出于何种考虑?

陈方:多年前,一个台湾的年轻人考虑租赁象屿在保税区内的仓库,希望通过快船运输方式,解决两岸经贸交流、快件运输问题。虽然这位年轻人的该设想最终未落地实现,但却激发了我们的系统思考。经由3年多的努力,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我们促成了海运快件落地厦门,这既是全国首例,也是象屿进入跨境电商领域的逻辑起点。

虽然此前厦门并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但在有限条件下,我们的跨境电商在全国实现了多项率先。比如率先推动厦门获批海运快件口岸并启运厦台海运快件(载量高、成本低)第一单;率先设立满足跨境电商、快件、个人物品等多模式通关需求的申报单一窗口和通关监管场所;率先推动厦门与台湾互设海外仓和业务协同,将两岸海运快件从原本的大陆到台湾“单向通”发展成为“双向通”,海运快件从先行先试进入常态化运作。

正是因此,厦门自贸委将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交付象屿来打造经营。作为厦门市10+3重点平台项目之一,产业园规划打造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跨境电商产业运营基地,综合配套完善、产业服务聚集度最高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已入驻园区。

NBD:具体谈一谈海运快件的运营模式?

陈方:传统运输意义上大家认为海快是一种运输方式,实际上我们把它变成供应链整合方式,也就是“立足两岸,链动全球”。立足两岸在于两岸过去除了飞机就是班轮,当时厦门只有中远执行,班次少,非点对点,运量有限,价格高,在电商时代满足不了需求,这个可以解决大量两岸快件问题。实际上,我们整合了厦金台海线班轮资源,一星期好几班,把它做起来了;链动全球在于通过海峡两岸这条通路,链接了两端,这端是大陆广大的市场,那端是通过台湾再到欧美的海线,因为台湾到欧美的航线资源很丰富,有冗余的货运资源。物流资源里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冗余资源的整合,Uber就一个成功典范。

NBD:商务部肯定厦门以出口为主的跨境电商模式,除对台特色外,您认为,厦门还有哪些特色?

陈方:厦门作为口岸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厦门的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其特色产业。随着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入驻,将聚集产业要素,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厦门市政府也提出打造千亿物流产业链,将其作为 支柱产业之一。此外,据于厦门的口岸位置,跨境电商不仅仅辐射厦、漳、泉,一定是实现全国覆盖乃至全球覆盖。可以想见,倘若9610无票免征政策和1210报税备货模式政策落地厦门,“立足两岸,链动全球”,跨境电商格局将会迎来新变化。

跨境电商顶层设计尚待解决

NBD:今年投洽会期间,亚马逊全球开店继杭州之后,在中国的第二个跨境电商园将在厦门落地。亚马逊入驻能给厦门带来什么?

陈方:实际上,亚马逊未入驻之前,象屿已与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亚马逊意在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于国内采购这一渠道十分看重,而象屿则是其采购提供商之一。今后,出口培植可能成为亚马逊中国很大的一块业务,他们入驻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目的就是打造“厦门品牌100”出海计划。

NBD:在象屿集团的既有业务体系中,跨境电商占据何种位置?有多大的想像空间?

陈方:对于象屿这一综合性的企业集团,跨境电商的资产虽占比不多,却身处重要位置。我们将跨境电商作为厦门自贸区的重点产业平台来打造,其次,我们将其视作外贸进出口转型先行先试的平台,就如何线上线下相结合,从单一供应链过渡到整个产业园区资源的集合和整合,是我们思考的新课题。再次,它也是象屿集团创新创业的载体。目前厦门已被纳入“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我们将力争尽快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9610无票免征政策和1210报税备货模式政策落地厦门。

NBD:跨境电商在各地兴起后,各地竞争亦随之出现,倘若当下跨境电商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陈方:第一,跨境电商的顶层设计。目前,对于跨境电商缺乏统一定义、认知模糊,对跨境电商的产业属性、交易物品属性、行业发展等进行明确定义与规划是大势所趋。

第二,跨境电商配套体系的完善与提升。对标杭州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发展特色,推进信息共享体系建设;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能物流体系建设。

第三,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有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关领域人才缺口达450万,且呈现递增趋势,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跨境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出台措施鼓励、支持各类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建设、精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等迫在眉睫。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檀越每经实习记者刘洋每经编辑杨翼 全球零售时代,信息纵横寰宇、商品周游各地。在跨境电商彼此交织的全球之网中,厦门,这个太平洋西岸充满魅力的东方城市,必是一个重要节点。 在厦门西北角象屿岛附近,一家名号取自这个岛名的国企,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新榜之中。其主业——全球供应链服务也让人侧目。因为,以人们的常识判断,一些500强新贵,往往不会是什么物流业,而是地产或金融类公司。 根据《财富》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厦门象屿集团以年营收214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375位,并进入中国百强企业行列。 但是象屿集团在业界的盛名,却不少来自于她很不起眼的一块业务——跨境电商。7月24日下午,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来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调研时,给出的评价是“国内独具特色,发展态势良好”。 在全国试点城市竞跑的情况下,象屿集团乃至厦门的跨境电商有何独特之处?中国跨境电商又将如何迎接全球贸易的新的发展格局?9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到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陈方。 “立足两岸,链动全球” NBD:作为一家以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物流平台运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这是否代表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象屿集团的利润点又在何处? 陈方:象屿进入世界500强,不是刻意规划出来的,而是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象屿一直致力于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从服务中小贸易商,过渡为服务制造企业,客户结构明显改善;同时,也从服务客户的某一环节,向为服务客户整个供应链转变。在此过程中,象屿以物流为基础,向交易端延伸,以物流控制货权,从而控制整个供应链体系,行业地位与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至于规模和利润的问题,许多人难以理解。我经常举例说,你们去看现在很伟大的阿里也好,京东也好,象屿的模式与他们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们做的主要是C端的整合服务,象屿的服务对象则是B端的制造业企业。阿里和京东模式,前期也是通过整合资源,先让人家来平台交易,把市场份额做大,通过市场份额赢得话语权。 循此路径,象屿从初期的单一节点服务,到如今服务供应链,规模数量的增长一定在先。其后,通过整合物流体系,协同行业发展、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利润随之自然提升。目前成效已经显现,据统计,今年1~7月,象屿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只有17%,与厦门国企整体增长幅度持平,但利润则同比增长53%。这种好的势头在未来还会更加明显。 NBD:象屿集团在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下不断取得突破,创出多项率先成果,进军跨境电商最初出于何种考虑? 陈方:多年前,一个台湾的年轻人考虑租赁象屿在保税区内的仓库,希望通过快船运输方式,解决两岸经贸交流、快件运输问题。虽然这位年轻人的该设想最终未落地实现,但却激发了我们的系统思考。经由3年多的努力,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我们促成了海运快件落地厦门,这既是全国首例,也是象屿进入跨境电商领域的逻辑起点。 虽然此前厦门并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但在有限条件下,我们的跨境电商在全国实现了多项率先。比如率先推动厦门获批海运快件口岸并启运厦台海运快件(载量高、成本低)第一单;率先设立满足跨境电商、快件、个人物品等多模式通关需求的申报单一窗口和通关监管场所;率先推动厦门与台湾互设海外仓和业务协同,将两岸海运快件从原本的大陆到台湾“单向通”发展成为“双向通”,海运快件从先行先试进入常态化运作。 正是因此,厦门自贸委将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交付象屿来打造经营。作为厦门市10+3重点平台项目之一,产业园规划打造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跨境电商产业运营基地,综合配套完善、产业服务聚集度最高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已入驻园区。 NBD:具体谈一谈海运快件的运营模式? 陈方:传统运输意义上大家认为海快是一种运输方式,实际上我们把它变成供应链整合方式,也就是“立足两岸,链动全球”。立足两岸在于两岸过去除了飞机就是班轮,当时厦门只有中远执行,班次少,非点对点,运量有限,价格高,在电商时代满足不了需求,这个可以解决大量两岸快件问题。实际上,我们整合了厦金台海线班轮资源,一星期好几班,把它做起来了;链动全球在于通过海峡两岸这条通路,链接了两端,这端是大陆广大的市场,那端是通过台湾再到欧美的海线,因为台湾到欧美的航线资源很丰富,有冗余的货运资源。物流资源里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冗余资源的整合,Uber就一个成功典范。 NBD:商务部肯定厦门以出口为主的跨境电商模式,除对台特色外,您认为,厦门还有哪些特色? 陈方:厦门作为口岸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厦门的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其特色产业。随着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入驻,将聚集产业要素,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厦门市政府也提出打造千亿物流产业链,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此外,据于厦门的口岸位置,跨境电商不仅仅辐射厦、漳、泉,一定是实现全国覆盖乃至全球覆盖。可以想见,倘若9610无票免征政策和1210报税备货模式政策落地厦门,“立足两岸,链动全球”,跨境电商格局将会迎来新变化。 跨境电商顶层设计尚待解决 NBD:今年投洽会期间,亚马逊全球开店继杭州之后,在中国的第二个跨境电商园将在厦门落地。亚马逊入驻能给厦门带来什么? 陈方:实际上,亚马逊未入驻之前,象屿已与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亚马逊意在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于国内采购这一渠道十分看重,而象屿则是其采购提供商之一。今后,出口培植可能成为亚马逊中国很大的一块业务,他们入驻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目的就是打造“厦门品牌100”出海计划。 NBD:在象屿集团的既有业务体系中,跨境电商占据何种位置?有多大的想像空间? 陈方:对于象屿这一综合性的企业集团,跨境电商的资产虽占比不多,却身处重要位置。我们将跨境电商作为厦门自贸区的重点产业平台来打造,其次,我们将其视作外贸进出口转型先行先试的平台,就如何线上线下相结合,从单一供应链过渡到整个产业园区资源的集合和整合,是我们思考的新课题。再次,它也是象屿集团创新创业的载体。目前厦门已被纳入“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我们将力争尽快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9610无票免征政策和1210报税备货模式政策落地厦门。 NBD:跨境电商在各地兴起后,各地竞争亦随之出现,倘若当下跨境电商想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陈方:第一,跨境电商的顶层设计。目前,对于跨境电商缺乏统一定义、认知模糊,对跨境电商的产业属性、交易物品属性、行业发展等进行明确定义与规划是大势所趋。 第二,跨境电商配套体系的完善与提升。对标杭州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发展特色,推进信息共享体系建设;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能物流体系建设。 第三,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有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相关领域人才缺口达450万,且呈现递增趋势,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跨境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出台措施鼓励、支持各类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建设、精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等迫在眉睫。
象屿 跨境电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