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我国医药创新研发面临三大环境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9-02 21:55:58

每经记者|胡健    每经实习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    

02______.thumb_head

每经实习记者 张蕊 摄

9月2日,在第十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暨改革开放40年医药行业发展成就展上,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表示,我国医药创新研发面临三大环境的挑战。

刘昌孝解释说,首先是监管环境,国家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包括加快审评审批制度,鼓励创新,鼓励全球多中心同步临床试验等,这些改革带来的并不全是机遇,更是挑战。国外的创新药同样也能享受到政策利好,因此客观上加剧了竞争。

其次是研发环境仍旧不容乐观,需要投入资源、人才,需要科学新发现的基础,缺乏好的成药性药物经验。国内目前好的临床试验中心还是不足,科学评价的诚信还有待检验,临床试验质量也有待提升,此外,立项程序太长也导致真正研发的时间有限。

再次是市场环境方面,国家出台了新的医保目录,为创新药打开了进入医院的大门,但招投标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刘昌孝认为,我国的医药创新研发还面临三大创新力的挑战:包括中国制药行业还未形成生态链,缺乏大公司,缺乏一流的创新,国内企业在开发上一个热门靶点往往是几十家、几百家在做。目前国内新药研发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导致的恶性竞争。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找到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机会,尽可能做出临床上差异化的、具有更好疗效和安全性或者依从性的产品。

刘昌孝建议,在新药开发思路上要扬长避短,包括创新药复方、新剂型、活性单体和前药的开发。选择高门槛的仿制药,将产品拓展到外国市场。在此基础上,推进到创新小分子和生物药的开发上。

此外,医药研发企业可以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设实验室、办公室,聘用当地人员,甚至直接从国外购买产品和工厂,也为管理带来了挑战。他提到,不少国内制药公司选择仿制药在国外注册,然后回流到国内注册,对加快国内上市有利。中国药企要增强走向全球的创新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医药企业 医药研发 医保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