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心中美好商业

每经网首页 > 心中美好商业 > 正文

上财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电商扶贫不能只插“电”连“网”带吆喝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27 22:00:27

当前,我国脱贫进入攻坚期,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祝裕

实现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致富先扶贫,关键找靶心。当前,我国脱贫进入攻坚期,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最近,刚从云南考察实践电商扶贫回来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财MBA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就此话题发表了深刻的看法。

“悲情营销”只是电商扶贫的下策

劳教授指出,近年来,农村电商在经历了日用品下行让农村也能“网购”、小商品市场交易的农村集市“网上版”、特定加工制造产业在农村沉淀后的“网商集聚”,逐步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往西部欠发达地区延伸,逐步从一开始的重“下行”转到农村真正面临的“上行”问题上,同时销售的产品也逐步落到农村最重要的种养殖层面,体现了产品真正的“农味”。

当农村电商真正把重心落到农产品的上行问题上,尤其当面对着真正大山里、贫困地区的农户、农品,电商扶贫就只是帮他们卖货这么简单吗?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到底怎么扶,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劳教授认为,一个“商”字,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商家的吆喝,叠加插上“电”连上“网”的吆喝,效果或许真不错,于是“网络营销”成为了首选牌。尤其是带点悲情,诉苦滞销,帮助贫困户,更能博得同情,所以一时间“悲情助销”一波又一波。不否认这是电商扶贫,但这只是无奈的下策,不希望电商扶贫只是“悲情营销”的代名词。

“贫困一定是有原因的,贫困地区或许是因为特定的地理区位因素所造成。好山好水有好货,但外界不知,出不了山卖不出好价。这时候,互联网上宣传一下,热心认购销售一波,对口地区帮扶一把,确实是电商针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之道,也可以说是胜过仅仅依靠电商‘悲情营销’的中策。”劳教授如是指出。

建立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但就农村电商销售的主力军而言,劳教授称,更愿意用“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来比喻,不提倡让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还要为怎么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而烦恼。

就如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所说,基于对全国31个省市的千村调研,全国被调查的上网农户中开展网络销售的比例仅为10%左右,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的农村,也不到20%。

劳教授解释到,“这里不是说网络销售不好,而是作为农户,他们的强项是在种植,不在销售,更不在网络销售。流通销售的工作应该交由专业的机构来做,通过产、销的协作机制去进行。而对于从事农业的农村的农户,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为流通末端的消费者生产出最优质的农产品。”

令人 欣喜的是,2017年8月23日,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农商协作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商务、农业部门协作协同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加快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是农产品电商也是农村电商真正要突破和解决的瓶颈问题,也是电商扶贫的真正着力点。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用‘营销’这‘最后一招’来促销售,而是要‘建立起生产、流通、消费三者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流通效率,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劳教授如是告诉记者。

电商扶贫的靶心:产业帮扶+市场理念的“精神扶贫”

在劳教授看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或许是因区位因素,但贫困地区包括贫困户的贫困,或许还有除了区位因素之外的其他原因,甚至包括认知、理念等问题。产品同质化、标准不统一,这是这些年通过电商扶贫帮助大山里的产品走出深山后,在市场上常听到的抱怨。

因此,劳教授指出,不得不说,农产品销售的“倒在最后一公里”,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病在最初一公里”。所以从需求侧的标准倒逼供给侧改革,把市场的信息传递给产地,把类似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工厂化生产”的理念传递给农民,让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提质升级,让农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保证,这才是助农脱贫的真正着力点。

综合以上,劳教授开出的“方子”是:电商精准扶贫,在物质上产业帮扶的同时,或许还需要叠加上市场理念的“精神扶贫”。不是简单的把一家一户贫困农民种植的产品卖出来,而是抱团谋合作、齐心创品牌、努力保质量,共同建标准,让农村贫困户成为消费者安心食用的健康产品的产业“工人”,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享受市场消费升级的红利。唯有这样才是电商精准扶贫的上策,也是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真正靶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实现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致富先扶贫,关键找靶心。当前,我国脱贫进入攻坚期,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最近,刚从云南考察实践电商扶贫回来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财MBA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就此话题发表了深刻的看法。 “悲情营销”只是电商扶贫的下策 劳教授指出,近年来,农村电商在经历了日用品下行让农村也能“网购”、小商品市场交易的农村集市“网上版”、特定加工制造产业在农村沉淀后的“网商集聚”,逐步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往西部欠发达地区延伸,逐步从一开始的重“下行”转到农村真正面临的“上行”问题上,同时销售的产品也逐步落到农村最重要的种养殖层面,体现了产品真正的“农味”。 当农村电商真正把重心落到农产品的上行问题上,尤其当面对着真正大山里、贫困地区的农户、农品,电商扶贫就只是帮他们卖货这么简单吗?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到底怎么扶,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劳教授认为,一个“商”字,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商家的吆喝,叠加插上“电”连上“网”的吆喝,效果或许真不错,于是“网络营销”成为了首选牌。尤其是带点悲情,诉苦滞销,帮助贫困户,更能博得同情,所以一时间“悲情助销”一波又一波。不否认这是电商扶贫,但这只是无奈的下策,不希望电商扶贫只是“悲情营销”的代名词。 “贫困一定是有原因的,贫困地区或许是因为特定的地理区位因素所造成。好山好水有好货,但外界不知,出不了山卖不出好价。这时候,互联网上宣传一下,热心认购销售一波,对口地区帮扶一把,确实是电商针对贫困地区的帮扶之道,也可以说是胜过仅仅依靠电商‘悲情营销’的中策。”劳教授如是指出。 建立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但就农村电商销售的主力军而言,劳教授称,更愿意用“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来比喻,不提倡让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还要为怎么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而烦恼。 就如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所说,基于对全国31个省市的千村调研,全国被调查的上网农户中开展网络销售的比例仅为10%左右,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的农村,也不到20%。 劳教授解释到,“这里不是说网络销售不好,而是作为农户,他们的强项是在种植,不在销售,更不在网络销售。流通销售的工作应该交由专业的机构来做,通过产、销的协作机制去进行。而对于从事农业的农村的农户,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为流通末端的消费者生产出最优质的农产品。” 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8月23日,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商务、农业部门协作协同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加快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是农产品电商也是农村电商真正要突破和解决的瓶颈问题,也是电商扶贫的真正着力点。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用‘营销’这‘最后一招’来促销售,而是要‘建立起生产、流通、消费三者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流通效率,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劳教授如是告诉记者。 电商扶贫的靶心:产业帮扶+市场理念的“精神扶贫” 在劳教授看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或许是因区位因素,但贫困地区包括贫困户的贫困,或许还有除了区位因素之外的其他原因,甚至包括认知、理念等问题。产品同质化、标准不统一,这是这些年通过电商扶贫帮助大山里的产品走出深山后,在市场上常听到的抱怨。 因此,劳教授指出,不得不说,农产品销售的“倒在最后一公里”,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病在最初一公里”。所以从需求侧的标准倒逼供给侧改革,把市场的信息传递给产地,把类似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工厂化生产”的理念传递给农民,让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提质升级,让农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保证,这才是助农脱贫的真正着力点。 综合以上,劳教授开出的“方子”是:电商精准扶贫,在物质上产业帮扶的同时,或许还需要叠加上市场理念的“精神扶贫”。不是简单的把一家一户贫困农民种植的产品卖出来,而是抱团谋合作、齐心创品牌、努力保质量,共同建标准,让农村贫困户成为消费者安心食用的健康产品的产业“工人”,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享受市场消费升级的红利。唯有这样才是电商精准扶贫的上策,也是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真正靶心。
劳帼龄 电商扶贫 悲情营销 农产品供应链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