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心中美好商业

每经网首页 > 心中美好商业 > 正文

村村都有电商扶贫点 雅安名山区半数贫困村“摘帽”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8-27 21:22:15

雅安名山区正在探索“互联网+基地+扶贫”模式,把“互联网+扶贫”与名山优势产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合起来,助力脱贫攻坚。

每经记者 谢孟欢    每经编辑 祝裕

“扶贫不能光靠捐款捐物给补助,而是要把老百姓生产的东西销售出去。这既能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又能实现长久增收。”8月22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美好商业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责任,消费扶贫”主题沙龙上,雅安市名山区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韦燕伟如是说。

当前,雅安名山区正在探索“互联网+基地+扶贫”模式,把“互联网+扶贫”与名山优势产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合起来,助力脱贫攻坚。

村村都有电商扶贫点

“通过电商平台,雅安猕猴桃有了突飞猛进的销量。”作为名山区名建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年近70岁的李世忠对这一精准扶贫方式深有体会。昔日的贫困户,已经走上致富“快车道”。

而事实上,名建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名山区“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名山区持续放大“互联网+扶贫”效应,目前,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已有24个成功“摘帽”。

可以说,“互联网+”扶贫机制已经成为名山区脱贫攻坚的有效助力。韦燕伟表示,一直以来,名山区猕猴桃、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迟迟不见起色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产品但没有市场”。

“虽然产业发展起来了,但依靠农户自身能力将产品变成商品,能力不足。”韦燕伟表示,通过互联网、电商,可以搭起产品与市场连接的平台。

据他介绍,现在名山区每个贫困村都有电商扶贫点,“要把老百姓生产的东西销售出去,更多应该以消费实现扶贫,这既能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又能实现长久增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名山区某些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当地也建设了“扶贫车间”,让没有种植产业的贫困户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多方发力补不均衡“短板”

“对于雅安名山区来说,当前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就在于发展不均衡。”韦燕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比较好,老百姓收入有保障;但在山区,因为土壤、气候、交通等各方面因素,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增收比较慢。

为尽快补上短板,名山区正从多方面“发力”。

据韦燕伟介绍,首先,在产业培育方面,主要依托大区域产业品牌,比如蒙顶山区域功能品牌,继续把品牌做强做优,拉动区域产品竞争力,“比如猕猴桃等特色果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在机制方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名山区已经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对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资金支持。在名山区每个贫困村,都有50万元以上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用于专业合作社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名山区还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扶贫。

一个例子是江苏隆力奇集团。2016年4月,隆力奇决定在当年至2020年5年间,每年捐赠200万元,累计共1000万元,并捐赠价值500万元物资,用于雅安名山区困难家庭生活以及1880名困难学生助学。其中,500万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困难学生创业。

从多方发力,雅安名山区脱贫攻坚也在加速落实。“今年,雅安名山区剩下的贫困村也将陆续摘帽。”韦燕伟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电商扶贫 名山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