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成都推进双创平台提能增效 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4 20:11:43

推进双创平台提能增效,成都根据平台的应用场景细分为六大类:校院企地合作平台、双创产业孵化平台、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双创金融支撑平台、双创活动组织平台、双创成果服务平台。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官远星    

张建 摄

营造新生态,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前提条件。7月24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成都市推进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提出发展“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场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工程就是“七大场景”之一。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创业服务处处长丁琴介绍,《实施方案》的特点是,围绕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优化双创服务的空间布局,并从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搭建服务新经济的支撑体系。此后,成都还会陆续出台“建设成都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配套政策。

覆盖全链条的双创平台

《实施方案》中所说的“双创平台”,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载体,还包括了线上的软件服务平台和线下的对接、论坛等活动。

推进双创平台提能增效,成都根据平台的应用场景细分为六大类:校院企地合作平台、双创产业孵化平台、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双创金融支撑平台、双创活动组织平台、双创成果服务平台。

记者发现,在这些“双创平台”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平台。成都市新经济委创新创业服务处副处长何祺介绍,比如针对院校企地深度融合,成都将搭建“智创融E平台”,希望院、校、企的人才、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等资源与资本、地方或产业园区的需求实现线上对接。在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成都也会新搭建一个“蓉创e平台”,整合科技、金融、人才、工商等数据资源,实现线上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对接。

丁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上六类平台之间,有的聚焦服务校院企地合作,有的旨在释放资本市场效能,功能与服务各有侧重,又有交叉、互相配合。就像手指一样,六类“双创平台”合在一起就是一套“组合拳”。

这套“拳”非常强调对创新创业全链条的覆盖。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华成科表示,所有正在构建、推进提能增效的“双创平台”加在一起,是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覆盖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全周期。

成都提出,到2020年,双创平台能效全面提升,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范带动、全国领先的创业支撑体系。

完善孵化空间布局

“双创平台”的提能增效,除了补充完善平台的功能,更要将平台的作用最大化。

华成科介绍,成都的双创平台将以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为核心,打造“众创聚集区+国际合作平台”新格局,引导和鼓励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以市场化运营。

随着成都城市空间结构从“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孵化空间的布局也需要调整。《实施方案》提到要优化“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孵化空间布局,发展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的嵌入式发展。

具体而言,在中心城区依托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战略地位,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及科技孵化器;在郊区新城,则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聚焦承接中心城区孵化毕业企业,建设加速器、创业社区、特色科技产业基地,为中心城区的孵化毕业企业提供更大的研发和生产空间。

与此同时,一些闲置的商业楼宇、厂房,也鼓励转改建成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盘活市场资源。华成科表示,若是将闲置厂房、楼宇和存量土地等改(扩)建为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补贴。

此外,龙头企业和知名创新型孵化运营机构来蓉建设载体,分组分类给予100万至500万元的补贴;校院地共建创新创业载体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经费补贴。

为了鼓励双创载体提能增效,下一步,成都还将出台对众创空间和高能级孵化器在产业功能区建设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共享平台进行补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双创平台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