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19 11:36:32
对于成都而言,“东进”不仅是为城市开辟的永续发展新空间,更需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如今落户的这些“新经济”项目,则是“规划图”便“施工图”与“实物量”,为“东进”区域搭建了更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骨架。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官远星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 张建 摄
以“人、城、产”替代过去的“产、城、人”发展模式,成都“东进”区域正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标准建设进程。而当人才不断聚集,城市轮廓加速成型,这些新区域的产业格局亦初现雏形。
5月17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新初、叶壮率四川省15名全国人大代表、27名省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开启成都“东进”战略重大项目的实地调研。带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在目的地深入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支招。
他们先后前往成都“东进区域”的三个新城——淮州新城、简州新城与空港新城的重点项目,以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实地视察调研其现阶段的建设情况。与此前主要关注规划有所不同,每个地区均已将具体的产业项目纳入其下一步落实重点。而如何针对各地优势发展产业,亦引起在场代表的热议。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内的机场模型 张建 摄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尽管几个新城的建设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如何将产业融入现有的规划当中,现阶段在每个新城内都已展现出相当的重要性。
在淮州新城的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机场项目施工现场,金堂县委书记、淮州新城党工委书记金诚迎接调研视察团的不仅仅是一片已平整待建的土地,还有展板上的一厚叠有关产业安排的材料——在他的介绍中,根据淮州新城以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的安排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包括尼桑电池、同捷新能源汽车、巴莫科技等重大项目建设已分别取得阶段性进展。
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新城”:简州新城已签约引进吉利成都铭泰方程时空港、比克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帝亚-维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12个;空港新城的“云锦天府”项目中,以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为主的“泛在感知城市”、“通信枢纽大楼”等先行项目先后落户。而以生态功能为主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都市农业、游览乐园等项目大大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 张建 摄
资本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项目的不断进驻印证了城市发展产业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正如龙泉驿区委书记、简州新城党工委书记何勋所言,简州新城在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有如此吸引力,与其传统聚集地龙泉驿区在汽车发展领域已受到空间限制不无关系。
而新城的产业显然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等制造性产业,还是配套公园休闲旅游特性打造的服务性产业,这些新落户的项目均带有“新经济”的因素。
事实上,在成都此前有关“东进”战略的规划上,面向动能转换的特性已显露无疑——对于成都而言,“东进”不仅是为城市开辟的永续发展新空间,更需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如今落户的这些“新经济”项目,则是“规划图”便“施工图”与“实物量”,为“东进”区域搭建了更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骨架。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内的机场模型 张建 摄
市场培育成关注焦点
在许多代表眼中,“大手笔”、“高规格”的城市规划是考察中最为亮眼的内容。而在规划落地到具体产业的过程中,特别对于相对前沿的项目,如何利用“新城”优势培育出推动其发展的市场,亦是许多代表非常关心的问题。
作为“新城”产业布局的“热门”,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麒的注意。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她将市场视为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新城”能否在产业“风口”上务实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的企业是否有对市场正确的判断。
“我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成都关于‘东进’的规划是很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她说,“企业理应参与其中,但不能只看‘风口’,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企业自身的科研投入、发展规划、产品落地能力。”
对于新区而言,企业与当地市场资源配套的“契合度”需要细加琢磨,而在现有优势面前,也应考虑如何放大优质资源对市场培育的影响。
张建 摄
在行业中颇具发言权的还有省人大代表、四川西林凤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波。在他看来,在建的通航机场无论是体量还是技术含量均属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对于许多只能在自建机场飞行的通航企业来说,这将在基建层面解决许多发展难题。
“市场确实很大,但这也意味其开发程度不足。”据林孝波介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地方通航产业并未能形成有效的全链条,以其公司而言,虽然已能够形成包括维修、托管、培训、甚至飞行观览在内的业务链条,但飞机的制造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而即便是每个产业分支,吸引的企业远未饱和,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成都通航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他的期望是,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特别是懂飞行、又懂经营的人加入到通航领域当中。“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喜爱飞行、喜爱蓝天。”他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