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视角 | “抢人”又双叒叕来了……不过这次更加专业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02 21:40:13

5月2日,南昌市召开“南昌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未来5年安排100亿人才经费、中专零门槛落户”。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呼和浩特,根据“人才新政” 购房最高可补贴120万。“拿命欢迎你”的城市前仆后继,“抢人”的侧重点也渐渐向着专业化、细分化、技能化着手。

每经记者|谢孟欢    每经实习记者|黄名扬    每经编辑|杨欢    

500070704_wx.thumb_head

图片出处:摄图网

“那一夜,北京、上海被逼到只会说卧槽。”这两天,一篇《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燃爆朋友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抢人大战的“激烈战况”,而这场“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抢人”又双叒叕来了。

就在今天(5月2日)下午,南昌市召开“南昌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未来5年安排100亿人才经费、中专零门槛落户”。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呼和浩特,根据“人才新政” 购房最高可补贴120万。“拿命欢迎你”的城市前仆后继,而城叔注意到,“抢人”的侧重点也开始改变。

纵观从各城市“抢人”动作,从一开始的“本科”到“大专”再到现在的“中专”“技能”;从一开始大范围撒网到现在“专业化”揽才,城市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渐渐向着专业化、细分化、技能化着手,甚至于有的城市,专门聚焦到一个产业进行“人才专攻”。比如厦门。前段时间一则“厦门投500亿扶持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安家”的消息,也在抢人大战中炸起水花。

我们挨着捋一捋。

1+针对性引才 更专业

先说南昌。

这一次,素有“英雄城”之称的南昌,很有针对性地对“英才”发出了邀请函,以更重“专业”的模样加入了抢人大战。

有这么一个亮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培育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补贴和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如此“重金”,可谓是看到了南昌满满的诚意和对专业人才的渴望。

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招引人才而非“广撒网”,南昌这一步走得更加“专业化”,“对紧缺急需人才给予20万元-50万元奖励补贴”“高技能人才在昌首次购房给予6万元购房补贴”,毕竟,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产业侧重,而不同产业本来就需要该产业的专业化人才。

正如大家翻来覆去总爱说的那句话:在人才争夺战中,每个城市的争夺对象都有所不同,这跟每个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定位都有一定关系。

所以“紧缺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型技术人才”……只要于城市有益、于产业发展有利,南昌都是敞开怀抱的,于是,“中专以上学历零门槛落户,手续窗口三个工作日之内办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座城市的人才招引门槛低,反倒是真正想做到人才尽其用。同样在“人才争夺战”中动作不断的成都也是如此这般,去年9月,成都便出台了《成都市引进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对取得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积极招引。

实际上南昌、成都的“专业化”,只是这一轮人才战转变之一。有些城市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广撒网。3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对文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积极拥抱;4月,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高峰人才,为上海的高端产业助力……你看,多聪明,从一开始打的就是专业化人才的主意。

2+抢芯招才 更细分

再看厦门,抢人招数也是越来越细分化。

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不仅使中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制造业也因此受到震荡,引发了各方对于中国“缺芯”的思考。就在近日,厦门宣布将“为抢芯而抢人”,刚刚出台的《厦门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涵盖了厦门市发展集成电路的投融资政策、支持领域、人才补助和科研扶持等各类标准。

“A类、B类、C类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分别享有一次性安家补助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与此前各大城市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不同,此次厦门市此次的“大手笔”主要是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6年,厦门就已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千亿,带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3000亿。本次出台的《细则》,正是当时“规划”的落地。

看到这,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吧?

此前,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就曾呼吁,各个新一线城市在人才竞争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要精准地做大做强产业链。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但也有更迫切需要的人才。当前,有的城市存在人口净流出,那么它可能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有的城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和程度,它可能对某些领域或某些层次的人才需求就很迫切。

而在上周刚刚举行的“蓉漂人才日”上,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城市吸引人才要“有的放矢”。

所以,同学们不要急,总有一个城市适合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出处:摄图网 “那一夜,北京、上海被逼到只会说卧槽。”这两天,一篇《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燃爆朋友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抢人大战的“激烈战况”,而这场“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抢人”又双叒叕来了。 就在今天(5月2日)下午,南昌市召开“南昌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未来5年安排100亿人才经费、中专零门槛落户”。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呼和浩特,根据“人才新政”购房最高可补贴120万。“拿命欢迎你”的城市前仆后继,而城叔注意到,“抢人”的侧重点也开始改变。 纵观从各城市“抢人”动作,从一开始的“本科”到“大专”再到现在的“中专”“技能”;从一开始大范围撒网到现在“专业化”揽才,城市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渐渐向着专业化、细分化、技能化着手,甚至于有的城市,专门聚焦到一个产业进行“人才专攻”。比如厦门。前段时间一则“厦门投500亿扶持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安家”的消息,也在抢人大战中炸起水花。 我们挨着捋一捋。 1+针对性引才更专业 先说南昌。 这一次,素有“英雄城”之称的南昌,很有针对性地对“英才”发出了邀请函,以更重“专业”的模样加入了抢人大战。 有这么一个亮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培育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补贴和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如此“重金”,可谓是看到了南昌满满的诚意和对专业人才的渴望。 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招引人才而非“广撒网”,南昌这一步走得更加“专业化”,“对紧缺急需人才给予20万元-50万元奖励补贴”“高技能人才在昌首次购房给予6万元购房补贴”,毕竟,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产业侧重,而不同产业本来就需要该产业的专业化人才。 正如大家翻来覆去总爱说的那句话:在人才争夺战中,每个城市的争夺对象都有所不同,这跟每个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定位都有一定关系。 所以“紧缺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型技术人才”……只要于城市有益、于产业发展有利,南昌都是敞开怀抱的,于是,“中专以上学历零门槛落户,手续窗口三个工作日之内办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座城市的人才招引门槛低,反倒是真正想做到人才尽其用。同样在“人才争夺战”中动作不断的成都也是如此这般,去年9月,成都便出台了《成都市引进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施办法》,对取得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积极招引。 实际上南昌、成都的“专业化”,只是这一轮人才战转变之一。有些城市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广撒网。3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对文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积极拥抱;4月,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高峰人才,为上海的高端产业助力……你看,多聪明,从一开始打的就是专业化人才的主意。 2+抢芯招才更细分 再看厦门,抢人招数也是越来越细分化。 美国商务部的一纸“禁令”,不仅使中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制造业也因此受到震荡,引发了各方对于中国“缺芯”的思考。就在近日,厦门宣布将“为抢芯而抢人”,刚刚出台的《厦门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涵盖了厦门市发展集成电路的投融资政策、支持领域、人才补助和科研扶持等各类标准。 “A类、B类、C类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分别享有一次性安家补助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与此前各大城市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不同,此次厦门市此次的“大手笔”主要是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6年,厦门就已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千亿,带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3000亿。本次出台的《细则》,正是当时“规划”的落地。 看到这,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吧? 此前,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就曾呼吁,各个新一线城市在人才竞争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当地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要精准地做大做强产业链。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但也有更迫切需要的人才。当前,有的城市存在人口净流出,那么它可能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有的城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和程度,它可能对某些领域或某些层次的人才需求就很迫切。 而在上周刚刚举行的“蓉漂人才日”上,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城市吸引人才要“有的放矢”。 所以,同学们不要急,总有一个城市适合你。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