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博鳌亚洲论坛“问诊”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保护如同“拆砖”将倾覆多边贸易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10 01:05:4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星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星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弥漫,贸易保护也成为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词汇之一。

4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分论坛上表示,前几天北京下雪,倒春寒让人想到世界经济回暖热量还不足,如果大家添柴,热量就会上来;如果大家拆砖,多边贸易体系的大厦就会倒下去。

面对日益严峻的中美贸易摩擦,钱克明再次重申了中方的立场:“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不怕打贸易战。中国的目的是保护中国利益,也是维护现有贸易多边体系和自由贸易秩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贸易摩擦将影响亚洲经贸链

4月4日,美国政府公布高达500亿美元的拟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导致中美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特朗普政府又计划在原有清单基础之上,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此次贸易摩擦的规模最高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如果上述清单最终落实,双方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届时将不仅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会对整个亚洲经济产生冲击。

4月9日,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亚洲经济预测”分论坛时指出,很多人担心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现在一个重要的风险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起亚洲经济的波动。

樊纲强调,“亚洲现在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是有上下游的,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里面,包含了大量从亚洲各个国家进口的产品,比如韩国的显像面板,马来西亚、日本的零部件,还有东南亚各国的资源性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整个亚洲的贸易链。”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Sanjaya Baru则认为,我们当前所看到的经济、地缘等方面的风险,其实大部分是源于美国政策对美国国内的影响,这种国内的矛盾逐渐传染到了国际贸易上。

提到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很多人会联想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对此,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美两国在贸易上出现了分歧,日美签订了广场协议,很多观点认为正是广场协议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泡沫。“我认为,首先日本当时确实给了美国很大的压力,美方抱怨对日贸易逆差太高,于是就逼迫日本调整日元汇率,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钱克明也强调,中美之间一旦真的爆发贸易战,没有一个国家会受益。一方面,全球贸易链条会被打断,另一方面自由贸易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会被打破。短期来看,可以寻求进口替代,但长期来看没有一个国家会受益。

亚洲各国应完善合作机制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刚刚出炉的《新兴经济体报告》公布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据该报告统计,2009年至2017年,E11(二十国集团中的11个新兴经济体)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3893项,平均每个经济体为353.9项;G20中8个发达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3946项,平均每个经济体为493.3项,比前者高139.4项。

实际上,不仅仅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全球都应该共同抵御贸易保护的“思潮”。《新兴经济体报告》引述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的统计资料指出,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短期利益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推手。2009年至2017年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达1378项,居全球首位,平均每年出台153.1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17年,全球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多的国家仍然为美国,新增143项。

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亚洲国家该如何携手共同应对呢?

在“亚洲经济预测”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认为,未来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亚洲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戴相龙解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强劲,印度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中日韩的合作会加强,“一带一路”的发展也会给亚洲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对此预测表示认同。他说:“有机构预测中日韩经济增长会保持去年的势头。”他认为,亚洲各个国家总体情况不错,亚洲经济增长在将来会继续引领世界。因此,亚洲各国应当尽快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与会代表认为,进一步加强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为对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就在4月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也表示,亚洲各经济体应共同努力,应对宏观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外部压力,扭转资本风险性外逃的趋势,抵制西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压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怀水每经编辑陈星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硝烟弥漫,贸易保护也成为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词汇之一。 4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分论坛上表示,前几天北京下雪,倒春寒让人想到世界经济回暖热量还不足,如果大家添柴,热量就会上来;如果大家拆砖,多边贸易体系的大厦就会倒下去。 面对日益严峻的中美贸易摩擦,钱克明再次重申了中方的立场:“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不怕打贸易战。中国的目的是保护中国利益,也是维护现有贸易多边体系和自由贸易秩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贸易摩擦将影响亚洲经贸链 4月4日,美国政府公布高达500亿美元的拟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导致中美贸易摩擦迅速升级。 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特朗普政府又计划在原有清单基础之上,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此次贸易摩擦的规模最高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如果上述清单最终落实,双方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届时将不仅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会对整个亚洲经济产生冲击。 4月9日,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亚洲经济预测”分论坛时指出,很多人担心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现在一个重要的风险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起亚洲经济的波动。 樊纲强调,“亚洲现在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是有上下游的,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里面,包含了大量从亚洲各个国家进口的产品,比如韩国的显像面板,马来西亚、日本的零部件,还有东南亚各国的资源性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整个亚洲的贸易链。”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SanjayaBaru则认为,我们当前所看到的经济、地缘等方面的风险,其实大部分是源于美国政策对美国国内的影响,这种国内的矛盾逐渐传染到了国际贸易上。 提到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很多人会联想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对此,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美两国在贸易上出现了分歧,日美签订了广场协议,很多观点认为正是广场协议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泡沫。“我认为,首先日本当时确实给了美国很大的压力,美方抱怨对日贸易逆差太高,于是就逼迫日本调整日元汇率,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钱克明也强调,中美之间一旦真的爆发贸易战,没有一个国家会受益。一方面,全球贸易链条会被打断,另一方面自由贸易秩序和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会被打破。短期来看,可以寻求进口替代,但长期来看没有一个国家会受益。 亚洲各国应完善合作机制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刚刚出炉的《新兴经济体报告》公布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字。据该报告统计,2009年至2017年,E11(二十国集团中的11个新兴经济体)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3893项,平均每个经济体为353.9项;G20中8个发达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3946项,平均每个经济体为493.3项,比前者高139.4项。 实际上,不仅仅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全球都应该共同抵御贸易保护的“思潮”。《新兴经济体报告》引述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的统计资料指出,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短期利益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推手。2009年至2017年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达1378项,居全球首位,平均每年出台153.1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17年,全球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多的国家仍然为美国,新增143项。 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亚洲国家该如何携手共同应对呢? 在“亚洲经济预测”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认为,未来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亚洲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戴相龙解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强劲,印度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中日韩的合作会加强,“一带一路”的发展也会给亚洲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对此预测表示认同。他说:“有机构预测中日韩经济增长会保持去年的势头。”他认为,亚洲各个国家总体情况不错,亚洲经济增长在将来会继续引领世界。因此,亚洲各国应当尽快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与会代表认为,进一步加强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为对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就在4月8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也表示,亚洲各经济体应共同努力,应对宏观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外部压力,扭转资本风险性外逃的趋势,抵制西方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压力。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