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01 16:53:53
如今,“人之贵”愈发凸显。从全国看来,谁才是“城市人才战争”的最大赢家?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指出,新一线城市就业市场异常火爆,其中,成都表现最佳,城市竞争指数超上海跃居全国第二位。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晃
每经记者 李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人之贵”愈发凸显。自去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掀起了一波波“城市人才战争”,而近日来,北京与上海又相继入局,使得这场战争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场“城市人才战争”的战果究竟如何?我们从一些城市的最新数据可见一斑。
据报道,自3月22日至25日4天时间,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近1.7万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445人,本科学历6559人;同时,据四川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从省外流入成都的常住人口就达46.6万人。
除了这两个最新数据,从全国看来,谁才是“城市人才战争”的最大赢家?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18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职场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新一线城市就业市场异常火爆,其中,成都表现最佳,城市竞争指数超上海跃居全国第二位。
诚然,这份《报告》只是众多数据报告中的一份,但是我们希望从这份《报告》里,看出“城市人才战争”的一些演变趋势,供大家参考。
成都竞争指数超上海跃居第二
整体而言,2018年春季求职期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为42.8,环比上升 38.1%。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42.8人竞争一个岗位,呈现出跳槽旺季专属的市场特征。
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竞争指数依然高居第一位为102.9,相对去年冬季竞争指数的绝对值86.4有大幅上升,且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体现出很明显的旺季特征。而在第二到第五名的排序上,与上一季相比,则产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成都的竞争指数(55.1)在本季度超过上海(54)、沈阳(53.5)和深圳(53.5),名次上升3位,跃居榜单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以成都、沈阳、西安、天津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占据了榜单大半壁江山,表现亮眼,反映了其火爆的就业市场。而其中表现最佳的,当属成都。
近年来,随着成都的迅速发展,在上个季度的排名中,成都已超越广州与一线城市比肩。而在本次跳槽旺季,成都则一跃成为除北京外竞争指数最高的城市,记者发现,这是源于成都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上人才优惠政策,和凭借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和开放共享的包容性等特点,在“抢人”大战中处于领先地位。
去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出台,吹响了成都加入全国“人才抢夺战”的号角,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蓉城人才绿卡”制度等12条措施,对人才产生了强劲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人才新政出台以来,共吸引13万余名本科以上人才到成都落户发展。此外,根据四川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从省外流入成都的常住人口就达46.6万人。
“北上深成”四城最受求职者欢迎
具体而言,从需求端与供给端看,各个城市的排名情况如何?
从需求端来说,从2018年春季各城市发布的职位数量来看,人才需求量最多的十大城市不管是名单还是排名顺序,与上一季度相比没有变化,反映出需求结构基本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发布的职位数量依旧最多。
从供给端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仍然求职者在线投递简历最多的城市,反映了其最受求职者欢迎。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不绝于耳,特别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依靠严格的户籍限制条件与高企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才望而生畏。
2月28日,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通过多种方式为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北京这一举动,无疑表示正其放下矜持,积极投身这场“抢人”大战。而北京最新一季的的竞争指数的绝对值大幅上升,也表明北京仍是人才吸引的头部区域,并凭借多年沉淀的政治、文化及经济资源持续吸引人才加入。
房地产等行业竞争最激烈
除了人才流向的城市,行业与职位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最新一季数据中,哪些行业、职位最受追捧,哪些行业、职业又备受冷落?
从竞争激烈的行业来看,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仍排名第一位,绝对值相对上一季度大幅上升,为68.2,跨领域经营位列第二(61.1),网络游戏行业(60.0)排名第三位,排名较2017年冬季略有上升。
从冷门行业来看,保险行业的竞争指数仍然最低,为18.7。其次为中介服务,竞争指数为24.9,印刷/包装/造纸行业的竞争指排名倒数第三位,为26.3。
从竞争激烈的职位看,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的竞争指数仍然排名第一,为104.8。IT质量管理/测试/配置管理职业的竞争指数为101.9,位列第二;交通运输服务的竞争指数为95.5,排在第三位。
从冷门职业看,竞争指数排名最低的三类职业依次是社区/居民/家政服务、销售业务和保健/美容/美发/健身,竞争指数分别为16.8、17和17。一般说来,这些职业门槛较低,相应的起步薪资水平也不高,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不高。
高级管理继续蝉联十大高薪职业榜首
除了人才流向,薪酬是与我们每位求职者最密切相关的,在最新一季数据中,哪些职业的薪酬水平最高呢?
首先,整体而言,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7629元,本季度平均薪酬环比下降2.1%。
从各个城市平均薪酬水平来看,除深圳和杭州的薪酬水平略有上升,其他各大城市的薪酬水平均有小幅下降。其中,北京的平均薪酬(10197)依然保持第一名,广州的排名略有上升,超过宁波和东莞位列第五位,传统一线的风采犹存。
从不同职业的薪酬水平来看,在排名前十的职业中,高级管理继续蝉联十大高薪职业榜首,虽平均薪酬略有下降,但仍以19936元的高薪继续领跑其他职业。管理人才作为各行业抢夺的重磅角色,长期处于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