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

每经网首页 > 热点 > 正文

逾二成中小创次新股2017年业绩“报忧” 原料涨价汇兑损失成主因

2018-02-05 07:45:30

据统计,2016年以来上市的355家中小创次新股中,有79家公司2017年度业绩预减(及略减),占比为22.25%。梳理发现,中小创次新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等成本上涨、遭受汇兑损失等。预告业绩滑坡速度最高的是乐心医疗,公司预计,2017年盈利1008万元至2415万元,减少70.1%至87.48%。此外,欣天科技、万马科技、科达利等公司在业绩预减原因中都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的因素。有近三成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受汇率波动影响而导致汇兑损失大幅增加。(上证报)

责编 马锐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据统计,2016年以来上市的355家中小创次新股中,有79家公司2017年度业绩预减(及略减),占比为22.25%。梳理发现,中小创次新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等成本上涨、遭受汇兑损失等。预告业绩滑坡速度最高的是乐心医疗,公司预计,2017年盈利1008万元至2415万元,减少70.1%至87.48%。此外,欣天科技、万马科技、科达利等公司在业绩预减原因中都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的因素。有近三成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受汇率波动影响而导致汇兑损失大幅增加。(上证报)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