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姜超:全球宽松正式终结!

海通证券 2018-02-04 13:30:28

海通证券姜超发文称,市场此前感受不到货币收紧的影响,源于从超级宽松开始收紧其实依然是相对宽松。但如今变化终于发生了,中美长期利率双双突破金融危机后的均值,这其实意味着今年开始全球宽松货币已正式终结。

上周美日欧股市全部重挫,韩印等新兴市场股市普跌,黄金和石油下跌,金属价格震荡下跌,国内股跌债涨。

进入2018年以来,全球股市先是联袂上涨,在上周又出现了集体下跌,这背后的原因何在,到底2018年的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将何去何从?

海外股债双杀。这一次海外资本市场下跌的不只是股市,而是股债双杀。上周末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2.84%,比年初上行了44bp,创下近4年以来的新高。而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0.74%,比年初上行26bp,也是2年半的高点。甚至连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也达到0.1%,是1年以来的高点。

通胀预期上升。而促发美国资本市场调整的重要原因在于通胀预期的显著提升。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居民工资出现大幅增长,私人部门平均时薪同比增速达到2.9%,创下2009年5月以来新高。从债市来看,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和TIPS(通胀保值债券)之间的利差达到2.14%,创下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通胀预期的上升推高利率,而利率的大幅上升又引发了对流动性以及未来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导致了股市的大幅下跌。

已经充分就业。美国1月份的失业率保持在4.1%的历史低位,而上一轮失业率降至4%左右还在2000年,失业率持续低位意味着美国目前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未来就业人口难以进一步上升,观察其过去几年的新增非农就业其实一直是稳中有降,这也从侧面暗示美国经济已经过了经济扩张的顶峰。

财政刺激失效。而在经济已经充分就业的背景下,即便今年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政策落地在即,其实也不可能给美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因为其国内生产已经饱和,只能靠增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从美国的贸易逆差来观察,2017年末已经达到月均500亿美元,创下5年新高,而再上一次其贸易逆差超过500亿美元还是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特朗普显然不愿意减税变成进口,因此2018年全球贸易纠纷势必会大幅增加。

政策自相矛盾。但如果美国既要大幅减税,又不愿意增加进口便宜了中国和德国人,其结果必然是工资上涨、通胀上行、利率上升,而这又与其减税相矛盾,因为美国是赤字政府,其减税依赖于政府举债,但美国目前的政府债务率处于100%历史最高位,其2017年的财政赤字率已经由降转升,预计会从2016年的3%重新回升至接近5%,如果再加上10年期国债利率从2%大幅飙升至3%,那么美国财政可能很快就不堪重负。

利率决定周期。在过去几年,随着经济的正常化,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开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但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又不约而同地转向了财政政策。但问题是从来没有独立的财政政策,因为财政政策依靠政府举债,而这其实需要利率的低位来配合。而从美国经济过去100年的经验来看,自从央行诞生以后,利率就成为经济周期之母,每一次经济复苏的开启源于利率下降,但利率的持续上升最终会引发下一次经济衰退。

宽松正式终结。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国家开启了长达10年的宽松货币时代。虽然美国从2015年末开始加息,中国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收紧货币,欧洲从2017年末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但市场此前始终感受不到货币收紧的影响,源于从超级宽松开始收紧,其实依然是是相对宽松。但变化终于发生了,先是2017年末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3.6%,然后是2018年初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突破2.5%,中美两大国的长期利率双双突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均值,这其实意味着今年开始全球宽松货币已正式终结。


金融周期尾声。因此,虽然2017年全球经济首次同步复苏,2018年以来的增长预期依旧稳健,但从金融周期来看,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而观察各国银行信贷增速,美国是从2009年开始由负转正,到2016年信贷增速最高达到8%,目前已经降至3.5%。欧洲信贷增速从2014年开始由负转正,2016年末最高达到4.4%,目前已经降至2.9%。而中国的政府与社融总增速在2016年最高是17%,目前降至13.6%。日本的信贷增速也从2017年初的4%降至3%。而在利率上升以后,信贷增速的下滑将是全球经济未来的最大挑战。

(来源:节选自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微信ID:jiangchao8848 作者:姜超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上内容为每经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转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编 张杨运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全球宽松 终结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