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借科技赋能保险 国内首家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成立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2-01 17:39:52

“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将在中国保险学会的指导下,在金融壹账通“智能保险云”技术的支持下,研究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为保险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

每经编辑|袁园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姚祥云

为有效推动“智能风控”与保险行业深度融合,1月31日,在中国首届保险科技应用论坛上,中国保险学会与金融壹账通共同发起成立了“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打造保险风控研究和实践的智慧平台。

近几年,保险欺诈一直是风险防控的痛点,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险欺诈手段也变得日益专业化、隐蔽化、高科技化。提高风控能力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构建保险业健康的发展格局既迫在眉睫,又处于风口之上。

据悉,“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的成立将成为解决保险业欺诈这一痛点的新突破口,助力行业打造覆盖保险业务全流程的智能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促进行业稳健发展的助推器。“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将全面开展保险反欺诈、反渗漏相关研究与推广活动,组织保险反欺诈、反渗漏风险与保险高峰论坛,进一步提升我国保险风险防控研究水平。

在保监会发布的《反保险欺诈指引》文件中明确指出,保险信息技术公司应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信息管理平台,为保险行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反欺诈体制机制,已成为保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指导意见》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指出。

如今随着科技的引进,保险在反欺诈方面的技术将大大提高。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保险大数据中心主任赵占波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行业可以突破当前的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的界限,让原先无法承保的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从而扩大保险行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例如在车险行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使承保的车辆变为移动的数据源,获得用户实时和动态信息,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对原先难以承保的车险有更合理和准确的定位与设计,满足用户和公司双方的需求。因此,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保险业提高风控能力带来了新契机。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表示,新技术的引入将促使我国保险业运营和管理的质态发生巨大变化,保险创新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将全面地改变保险业面貌。我国多家险企正逐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甄别欺诈案件,开展理赔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为促进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广泛应用,保险行业需要搭建起跨行业合作平台,通过跨界标准制定、课题研究、产品研发等形式,促进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保险行业创新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将在中国保险学会的指导下,在金融壹账通“智能保险云”技术的支持下,研究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为保险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险 智能风控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