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产业趋势

每经网首页 > 产业趋势 > 正文

千人归国输血国内创新药研发 除了资金他们还需要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1-24 23:34:49

伯克生物因公司在研尘肺病新药二期临床实验难觅志愿患者,频频通过媒体发声求助事件引发关注。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已分12批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不少人才就投身于创新药研发,对重大疾病领域不断推出更多本土化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以上述事件为例,伴随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起成长的他们,也期待着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的落地,从中得到助力。

每经编辑 方京玉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编辑 文 多

近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江苏伯克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伯克生物”)董事长王飞,因公司在研新药二期临床实验难觅志愿患者,频频通过媒体发声求助事件引发关注。在这点背后,公司还遇到了一些临床实验资格的瓶颈。

在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已分12批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不少人才就投身于创新药研发,王飞们一面依靠专业能力,就癌症、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不断推出更多本土化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以上述事件为例,伴随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起成长的他们,也期待着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的落地,从中得到助力。

“千人计划”助力创新药研发

2015年开始的中国医药行业临床数据核查风暴,拉开了新药研发的改革序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等一系列重磅政策陆续发布。而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与国际接轨,鼓励自主创新。

2017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与国际标准和技术指南同步后,中国的药品审评审批标准,将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新药审评审批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但创新药的研发,还必须有人才资源。

“千人计划”专家、方恩(天津)医药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方恩医药)董事长张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创新药研究多集中于肿瘤、抗感染及糖尿病心血管领域,特别是肿瘤领域的占比最大,“肿瘤等领域市场规模大、研发投资大、发生率高,所以国内国外的公司都在做这个”。

记者注意到,目前“千人计划”专家有不少会选择上市的创新药公司供职,例如以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为拳头产品的贝达药业(300558,SZ)、新型分子靶向药与肿瘤免疫药为主要产品的百济神州,其管理、研发团队中多为海归学者,也不乏“千人计划”专家。

“千人计划专家归国后,对大型上市公司以及小型创业公司均有涉猎。大型医药公司的话,做的多是完整产业链,小公司就是专攻某个环节后转走。”张丹表示。

创新药加入报销名单能否提速?

由于创新药研究难度和风险较大,研发周期长,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持。而对于从事创新药研发的企业而言,药品上市后企业无法快速获得合理回报,也是医药创新面临的问题。

据《南方周末》之前报道,在欧美市场,部分新药在上市后5年即可达到高达60亿~10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一些明星药如奥美拉唑卖到了300亿~720亿元,格列卫也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年。

但创新药在中国上市后,短期内的销售额增长较为缓慢,而其原因此前已有探讨。比如,2017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印发,以埃克替尼、艾普拉唑、康柏西普等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品被列入目录。但是在此前,医保目录出于复杂原因,在8年时间内未进行调整。医保目录调整需要谨慎,但也有业内专家提到,但对于创新药来说,却恰好可能面临更新周期大于创新药品生命周期的情况。

张丹告诉记者,现在国内的药品审批制度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但是医保目录更新还不够频繁,此外中国的商业保险不发达。他认为,这次创新药纳入新版医保目录,说明国家开始接受了创新药物,以后希望审定创新药能否列入报销的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千人计划 新药研发 创新药 新药医保名单 怎么加入医保名单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