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7年北京完成“大气十条”目标 :全年优良天数占比超六成 9个月月均PM2.5浓度创近5年同期最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1-04 23:02:33

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任务目标。与此同时,201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17年,北京市优良天数226天,约占全年62%,比2016年增加28天;重污染日23天,比2016年减少16天。而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每经编辑 李彪    

Upload_1515077074118.thumb_head

图片来源:PEXELS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期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目标。

2018年1月3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有所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任务目标。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首次降到个位数。

这些靓丽的成绩背后是北京市坚持精准治污理念,推动多种污染物源头防治的结果,其中,以“治停退”为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五年来,关停6家水泥厂,调整退出印刷、铸造、家具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业1992家,完成1.1万家上账“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17年,北京市优良天数226天,约占全年62%,比2016年增加28天;重污染日23天,比2016年减少16天。而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PM2.5年均浓度下降20.5%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十条”,文件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五年期已到,“大气十条”迎来阶段性考核,北京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的成效到底如何?

据北京市环保局介绍,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比下降20.5%;较2013年的90微克/立方米下降32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35.6%,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

这意味着,在天津、河北相继完成“大气十条”目标后,随着北京市完成目标任务,京津冀三地已全部完成“大气十条”的目标。

据了解,2017年与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SO2、NO2(二氧化氮)、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分别下降70.4%、17.9%、22.2%、35.6%;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2017年年均浓度首次降到个位数。

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在达标天数上。2013年达标天数为176天,2017年达标天数为226天,增加了50天。2013~2017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天数分别为58天、47天、46天、39天、23天,呈现逐年减少特征。此外,2017年,北京市优良天数226天,约占全年62%,比2016年增加28天;重污染日23天,比2016年减少16天。

从近几年的PM2.5浓度改善情况看,2017年的表现最为抢眼,除了PM2.5年平均浓度降幅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大外,北京市SO2、NO2、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8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84微克/立方米,同比均有改善,较2016年同比分别下降20.0%、4.2%、8.7%。尤其是从2017年逐日累计PM2.5浓度变化情况看,2017年1月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利,PM2.5累计浓度高达116微克/立方米,浓度同比反弹超过70%;后期浓度呈现持续下降特征,从9月份开始PM2.5累计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并在秋冬季继续保持下降趋势。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即便如此,北京未来的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仍旧较重,压力仍比去年大。北京市环保局称,2017年,北京市SO2达到国家标准(60微克/立方米);NO2超过国家标准(40微克/立方米)15%;PM10超过国家标准(70微克/立方米)20%;PM2.5超过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66%。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力度在逐年加码,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有目共睹,虽然已经完成“大气十条”的目标,但是,距离国家标准仍较远,大气治理仍然任重道远。未来仍需要继续加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在精准治污上需继续发力。

北京市环保局强调,2013~2017年,是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最大、措施最丰富、成效最显著的五年。但也必须看到,虽然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污染治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气环境质量要得到根本改善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

清理整治万家“散乱污”企业

在落实国家“大气十条”“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北京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实施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北京市细化落实方案》等纲领性方案措施,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提升等方面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北京市环保局介绍,五年来,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散煤治理、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业、老旧机动车报废转出等完成总量大约是过去十年来的总和,坚决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将“人努力”发挥到极致。

其中,在清洁能源改造方面,五年来,相继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累计完成3.9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基本淘汰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城六区、南部平原地区和顺义区基本“无煤化”,截至2017年,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五年来,关停6家水泥厂,调整退出印刷、铸造、家具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业1992家,完成1.1万家上账“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在全国率先实施3.4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等。

记者注意到,相对于此前北京市确定的“到2016年底,累计调整退出建材、化工、铸造、家具制造等行业的小型污染企业1200家”目标,北京市在调整退出企业上的力度明显加大。

同时,在营造高压环保执法态势方面,五年来,固定源立案处罚1.62万起,处罚金额5.9亿元;其中,查处大气类环境违法行为8519起,处罚金额2.1亿元。2017年,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源立案处罚起数和处罚金额同比分别增加77.98%和31.68%。在移动源方面,五年共查处超标车9.98万辆次,处罚金额3178万元;2017年,查处超标排放重型柴油车起数是2016年的5倍多。

对于2018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环保局称,2018年,将继续聚焦PM2.5污染问题,更加注重法治、精治、共治,综合采取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手段,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打造现代化的环保精细化管理体系;以环保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首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优美生态环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气十条 优良天数 北京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