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粉巷财经

每经网首页 > 粉巷财经 > 正文

“务实派”省长刘国中入陕,他的现在和未来……

粉巷财经 2018-01-03 10:31:32

每经编辑|舍瓦 因九     

2017年最后一天,《陕西日报》刊登中央决定:刘国中同志任陕西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副书记。

在此之前,其仕途曾出现几次重要转场——从东北进入全国视野,再重返东北,履历涉足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直至2016年12月,担任吉林代省长,成为掌舵一方的大员。

接近刘国中的一位吉林省政府人士告诉粉巷君(微信ID:nbdfxcj),刘比较务实,虽然担任省长时间不长,但留给吉林官场的印象颇为深刻。如重视调研,善于听取各层面的声音;再如,省府大院经常加班较晚,让长期以来相对安逸的政府官员一开始“很不适应”!

陕西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供给侧改革卓有成效,GDP即将迈入两万亿门槛,“一带一路”枢纽地位成为共识,资本和企业纷至沓来……

大好形势下,这位转场而来的正部级官员,将在陕西开启一段新征程,后续动作颇值期待!

奉献黑龙江31年

1962年,刘国中出生在黑龙江望奎。

恢复高考次年,16岁的他远赴华东工程学院(今南京理工大学),学习炮弹系触发引信设计与制造专业。

离开故乡,远赴的其实还是“故乡的学校”。

上世界6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大拆分,华东工程学院正是源于哈工大的炮兵工程系。这次大拆分为很多西安人所熟知的,是哈工大的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

1982年,刘国中回到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工作。数年后,进入哈工大完成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压力加工专业硕士学业,并继续在该校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学习,直到1990年,他成为黑龙江省经委综合规划处干部。

经委在当时是统筹经济的核心部门,综合规划处更是对全局观与协调能力要求甚高。此后十多年,刘国中一步一个脚印,从经委到办公厅,到政府研究室,直到2004年离开哈尔滨。

这一年10月,刘国中从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岗位调任鹤岗市委书记。

其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鹤岗一类的能源城市转型序幕已经拉开,刘国中主政三年中,一直秉持多元发展的思路,立足于资源枯竭之后,城市未来该怎么办,来思考鹤岗的发展。

©黑龙江日报

三年后,刘国中重回哈尔滨,升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2011年开始任副省长。再两年,刘国中终于离开了他奉献31年的黑龙江。

2013年10月,刘国中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此后还兼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

值得一说的是,全国总工会看似是一个“清闲”部门,但事实上,其近年来为地方贡献了不少中坚力量。除刘国中外,此前诸如孙春兰、陈豪、王炯等。

让吉林官员“很不适应”

2016年2月,53岁的刘国中离开全国总工会,入川接替升任省长的尹力,担任省委副书记——这次任职颇为短暂,仅时隔10个月,刘重返东北,担任吉林省代理省长、省长,官至正部级。

东北是刘国中最熟悉的地方,毕竟生于斯长于斯,并曾在黑龙江工作31年。

从经济体量来看,吉林与黑龙江相差不大,均在15000亿左右,且同为老工业基地,面临诸多相似的迫切问题。

主政吉林的刘国中很快进入角色。

其工作善于抓大局,如供给侧改革、产业多元化转型、“放管服”、提升民营活力等大的改革举措工作,在今年保持着较好的表现。

接近刘国中的一位吉林省政府人士告诉粉巷君(微信ID:nbdfxcj),其虽然任职吉林不久,但留给当地官场的印象深刻。省府大院经常加班较晚,让相对安逸的政府官员一开始“很不适应”!

参观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今年两会上,刘国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则调研小故事。“冬季长春的市场,绝大部分的蔬菜来自外省。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等着我们呢。实际上当地人更喜欢当地菜,而且物流成本也低。”

其同时给出解决方案,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扭转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解决农民种植后的物流问题,把市场的资源、力量挖掘出来,让大家分享市场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只盯着国家政策!

上述人士告诉粉巷君,刘在调研中,从市到村,善于听取各方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场合,刘国中不乏风趣,这在省部级大员不多见。

如今年6月的一场推介会现场,刘先是如数家珍般的用一串数据描绘了吉林省情,讲到东北虎时,他说,“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有90%以上在吉林活动,它们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从不羡慕城市生活。”说到一汽,“欢迎大家到吉林感受一下红旗车的礼遇,也可能获得一辆红旗车,当然,它是赠送的车模。”

开启一段新征程

论经济体量,陕西相当于吉林的1.3倍;论发展空间,陕西“一带一路”枢纽地位已成共识,资本与企业正加速过境或流入——对刘国中而言,入陕意味着更大的舞台。

但实际上,也许他还要面临更多相似的问题。

今年9月,关于“东北振兴”到底该怎么走,在国内著名学者林毅夫和一群企业家之间形成争论,东北发展方向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与东北相似,陕西同样是重工业占比过高,国企占比过高,民营经济欠发达;此外,东北能源城市转型经验已经有十多年历史,而陕北榆林,显然近些年也面临同样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刘在吉林任省长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军民融合,强调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民营经济的提升,如省政府领导对口联系66家民营企业……尊商重企的理念与陕西当前态势较为契合,相信会有很好的延续。

再者,近年来,吉林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亦成长较快。刘国中比较重视产业多元化,如前文所述,在推介旅游方面颇有心得。

陕西一直被视为旅游大省而非强省,由大到强,期待将来能有所改变。

此外,梳理刘国中的履历,其长期在东北任职,在地方经济活动尤其是招商引资中,与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合作频频。民间观察人士认为,在陕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刘的经验或颇有助益。

对于这些大的相似命题,从黑龙江到吉林,在东北从政多年的刘国中并不陌生。此次入陕,后续动作如何?这应是陕西乡党急切想知道的答案。

此外,无论是此前在总工会任职,还是入川、回东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一职,刘国中一直担任。

对于扶贫,其认为,脱贫说到底,最终都是要靠产业来实现。吉林近些年扶贫有声有色,其经验常见诸《人民日报》。刘国中的到来,相信会为陕西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变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7年最后一天,《陕西日报》刊登中央决定:刘国中同志任陕西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副书记。 在此之前,其仕途曾出现几次重要转场——从东北进入全国视野,再重返东北,履历涉足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直至2016年12月,担任吉林代省长,成为掌舵一方的大员。 接近刘国中的一位吉林省政府人士告诉粉巷君(微信ID:nbdfxcj),刘比较务实,虽然担任省长时间不长,但留给吉林官场的印象颇为深刻。如重视调研,善于听取各层面的声音;再如,省府大院经常加班较晚,让长期以来相对安逸的政府官员一开始“很不适应”! 陕西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供给侧改革卓有成效,GDP即将迈入两万亿门槛,“一带一路”枢纽地位成为共识,资本和企业纷至沓来…… 大好形势下,这位转场而来的正部级官员,将在陕西开启一段新征程,后续动作颇值期待! 奉献黑龙江31年 1962年,刘国中出生在黑龙江望奎。 恢复高考次年,16岁的他远赴华东工程学院(今南京理工大学),学习炮弹系触发引信设计与制造专业。 离开故乡,远赴的其实还是“故乡的学校”。 上世界6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大拆分,华东工程学院正是源于哈工大的炮兵工程系。这次大拆分为很多西安人所熟知的,是哈工大的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 1982年,刘国中回到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工作。数年后,进入哈工大完成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压力加工专业硕士学业,并继续在该校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学习,直到1990年,他成为黑龙江省经委综合规划处干部。 经委在当时是统筹经济的核心部门,综合规划处更是对全局观与协调能力要求甚高。此后十多年,刘国中一步一个脚印,从经委到办公厅,到政府研究室,直到2004年离开哈尔滨。 这一年10月,刘国中从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岗位调任鹤岗市委书记。 其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鹤岗一类的能源城市转型序幕已经拉开,刘国中主政三年中,一直秉持多元发展的思路,立足于资源枯竭之后,城市未来该怎么办,来思考鹤岗的发展。 ©黑龙江日报 三年后,刘国中重回哈尔滨,升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2011年开始任副省长。再两年,刘国中终于离开了他奉献31年的黑龙江。 2013年10月,刘国中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此后还兼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 值得一说的是,全国总工会看似是一个“清闲”部门,但事实上,其近年来为地方贡献了不少中坚力量。除刘国中外,此前诸如孙春兰、陈豪、王炯等。 让吉林官员“很不适应” 2016年2月,53岁的刘国中离开全国总工会,入川接替升任省长的尹力,担任省委副书记——这次任职颇为短暂,仅时隔10个月,刘重返东北,担任吉林省代理省长、省长,官至正部级。 东北是刘国中最熟悉的地方,毕竟生于斯长于斯,并曾在黑龙江工作31年。 从经济体量来看,吉林与黑龙江相差不大,均在15000亿左右,且同为老工业基地,面临诸多相似的迫切问题。 主政吉林的刘国中很快进入角色。 其工作善于抓大局,如供给侧改革、产业多元化转型、“放管服”、提升民营活力等大的改革举措工作,在今年保持着较好的表现。 接近刘国中的一位吉林省政府人士告诉粉巷君(微信ID:nbdfxcj),其虽然任职吉林不久,但留给当地官场的印象深刻。省府大院经常加班较晚,让相对安逸的政府官员一开始“很不适应”! 参观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今年两会上,刘国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则调研小故事。“冬季长春的市场,绝大部分的蔬菜来自外省。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等着我们呢。实际上当地人更喜欢当地菜,而且物流成本也低。” 其同时给出解决方案,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扭转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解决农民种植后的物流问题,把市场的资源、力量挖掘出来,让大家分享市场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只盯着国家政策! 上述人士告诉粉巷君,刘在调研中,从市到村,善于听取各方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场合,刘国中不乏风趣,这在省部级大员不多见。 如今年6月的一场推介会现场,刘先是如数家珍般的用一串数据描绘了吉林省情,讲到东北虎时,他说,“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有90%以上在吉林活动,它们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从不羡慕城市生活。”说到一汽,“欢迎大家到吉林感受一下红旗车的礼遇,也可能获得一辆红旗车,当然,它是赠送的车模。” 开启一段新征程 论经济体量,陕西相当于吉林的1.3倍;论发展空间,陕西“一带一路”枢纽地位已成共识,资本与企业正加速过境或流入——对刘国中而言,入陕意味着更大的舞台。 但实际上,也许他还要面临更多相似的问题。 今年9月,关于“东北振兴”到底该怎么走,在国内著名学者林毅夫和一群企业家之间形成争论,东北发展方向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与东北相似,陕西同样是重工业占比过高,国企占比过高,民营经济欠发达;此外,东北能源城市转型经验已经有十多年历史,而陕北榆林,显然近些年也面临同样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刘在吉林任省长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军民融合,强调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民营经济的提升,如省政府领导对口联系66家民营企业……尊商重企的理念与陕西当前态势较为契合,相信会有很好的延续。 再者,近年来,吉林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亦成长较快。刘国中比较重视产业多元化,如前文所述,在推介旅游方面颇有心得。 陕西一直被视为旅游大省而非强省,由大到强,期待将来能有所改变。 此外,梳理刘国中的履历,其长期在东北任职,在地方经济活动尤其是招商引资中,与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合作频频。民间观察人士认为,在陕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刘的经验或颇有助益。 对于这些大的相似命题,从黑龙江到吉林,在东北从政多年的刘国中并不陌生。此次入陕,后续动作如何?这应是陕西乡党急切想知道的答案。 此外,无论是此前在总工会任职,还是入川、回东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一职,刘国中一直担任。 对于扶贫,其认为,脱贫说到底,最终都是要靠产业来实现。吉林近些年扶贫有声有色,其经验常见诸《人民日报》。刘国中的到来,相信会为陕西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变化。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