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成都在城市竞争中将吸引更多资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22 17:43:49

中国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模式,将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看来,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对国际社会更加开放,再通过具有潜力的交通体系,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吸引更多的资源。”

每经编辑|杨弃非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数次到访中国、对中国各大城市情况如数家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俨然已成为“中国通”。昨日(10月21日),他再次现身成都,在“全球经济:现状与未来展望 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 成都论坛”上论道全球经济。

在他看来,近年来,得益于中国政府治理的有效、稳定和可持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其中,中国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模式,将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他特别指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对国际社会更加开放,再通过具有潜力的交通体系,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吸引更多的资源。”

政府治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做得很好,现状非常好。”谈到中国经济,普雷斯科特不吝赞美。

“中国GDP的增速能够保持在将近7%,这非常了不起。而其他指标上来看,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他说,“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这种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分显著。”

为何中国经济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普雷斯科特认为, “中国政府治理非常有效、稳定,而且可持续,这是中国GDP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稳定性的强调源于他对宏观经济周期的长期研究。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政府治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他还重点关注了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中国,公路、铁路和航空体系健全,特别是中国已具备建造大飞机的能力,在高铁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他说,“这些都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针对受到大量关注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普雷斯科特认为这将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而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将愈加期望能够保护本国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利,这将不仅将使中国与WTO更紧密的合作,同时也将推动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发挥更多积极影响。”

成都将吸引更多资源

现如今,中国已迈入发展的新方位,要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稳中求进?普雷斯科特将目光聚焦城市发展,在他看来,推进城市间的良性有效竞争,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其曾先后遇到过城市经济实力过分集中、过分分散的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指出,“但中国不存在这种问题。”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上‘非中心化’的国家,竞争常常在不同区域之间展开,不仅使多个颇具实力的大城市先后诞生,并彼此形成了良性有效的竞争关系。

“成都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重要地位。成都有很多的高校,吸引了很多人才来此发展。与此同时,成都现在和欧洲、亚洲其他国家之间,有更快的交通体系,这样一个交通体系有着巨大的潜力,还有蓉欧快铁,这让货物的运输变得更加快速。”普雷斯科特说,“现在的成都,对国际社会更加开放,再通过具有潜力的交通体系,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吸引更多的资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