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郑眼看盘:震荡格局 短线提防次新股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1 00:16:54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本周A股陷入“拉锯模式”,周一涨,周二跌,周三再涨。截至周三收盘,上证综指涨0.27%至3366.00点,深证综指涨0.83%至2012.23点,成交略微放大。由周三盘面看,权重股继续低迷,但其中部分周期股表现不错。题材股、小票则继续保持强势。次新股上涨尤其明显,这与中科信息复牌后继续涨停相关。

对于次新股本周的强势,我是有些意外的。想来想去,可能是市场上涨达到一定程度后,风险偏好慢慢提升,以前视为利空的因素被刻意淡化了,比如IPO加速之类。这是很正常的,投资者短期内当然可以顺着这股势头参与,只是内心得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只有始终能保持清醒者,最终才可能全身而退。否则可能一时得意,但折腾来折腾去却发现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最近券商研究员看好大势者比较多,其理由各不相同。既然券商纷纷看多,市场人气在短期内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不过,券商是利益相关方,其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乐见牛市,所以投资者最终还得有自已的思考与判断。

中科信息“关”了两回,但这回放出来仍率性涨停,这可能让各方面感到棘手、难办,我觉得中科信息这种走势还可能诱发管理层进一步的监管措施。不过,届时的监管措施并不必然直接针对中科信息,也可能只是旁敲侧击式的,例如IPO继续加速。“妖股”的表现并不单单影响持有该股的投资者,还会波及到其他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即使没兴趣参与此股炒作,也应对其保持关注。

投资者若手中持有次新股,我觉得这两天不妨趁其跟风上涨时获利了结,待跌下来再补。由中科信息走势看,就算管理层方面不再释放利空,该股也是随时可能发生震荡的。这种股票要么不震荡,一旦震荡起来往往会跌停,投资者若等到那时才抛售跟风个股,可能就晚了。

今日早盘,投资者不妨先看下美联储利率会议消息,看其在缩表以及未来利率走向方面有何表述。目前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约为50%,所以美联储此次表态相当重要。美国的利率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利率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到各国的货币政策空间。

其实当前全球大环境是趋向紧缩的,加拿大、英国、欧盟、美国等均显露出这种迹象。当这些国家或地区步入紧缩周期或有意紧缩时,我国多少总会受到些影响。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郑步春 本周A股陷入“拉锯模式”,周一涨,周二跌,周三再涨。截至周三收盘,上证综指涨0.27%至3366.00点,深证综指涨0.83%至2012.23点,成交略微放大。由周三盘面看,权重股继续低迷,但其中部分周期股表现不错。题材股、小票则继续保持强势。次新股上涨尤其明显,这与中科信息复牌后继续涨停相关。 对于次新股本周的强势,我是有些意外的。想来想去,可能是市场上涨达到一定程度后,风险偏好慢慢提升,以前视为利空的因素被刻意淡化了,比如IPO加速之类。这是很正常的,投资者短期内当然可以顺着这股势头参与,只是内心得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只有始终能保持清醒者,最终才可能全身而退。否则可能一时得意,但折腾来折腾去却发现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最近券商研究员看好大势者比较多,其理由各不相同。既然券商纷纷看多,市场人气在短期内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不过,券商是利益相关方,其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乐见牛市,所以投资者最终还得有自已的思考与判断。 中科信息“关”了两回,但这回放出来仍率性涨停,这可能让各方面感到棘手、难办,我觉得中科信息这种走势还可能诱发管理层进一步的监管措施。不过,届时的监管措施并不必然直接针对中科信息,也可能只是旁敲侧击式的,例如IPO继续加速。“妖股”的表现并不单单影响持有该股的投资者,还会波及到其他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即使没兴趣参与此股炒作,也应对其保持关注。 投资者若手中持有次新股,我觉得这两天不妨趁其跟风上涨时获利了结,待跌下来再补。由中科信息走势看,就算管理层方面不再释放利空,该股也是随时可能发生震荡的。这种股票要么不震荡,一旦震荡起来往往会跌停,投资者若等到那时才抛售跟风个股,可能就晚了。 今日早盘,投资者不妨先看下美联储利率会议消息,看其在缩表以及未来利率走向方面有何表述。目前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约为50%,所以美联储此次表态相当重要。美国的利率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利率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到各国的货币政策空间。 其实当前全球大环境是趋向紧缩的,加拿大、英国、欧盟、美国等均显露出这种迹象。当这些国家或地区步入紧缩周期或有意紧缩时,我国多少总会受到些影响。 笔者已在微信平台开辟专栏,读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间通过微信直接查看笔者的最新观点,详情请关注“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
郑眼看盘 次新股风险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