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点公司 > 正文

万达上半年地产贡献降至四成 轻资产转型迈出“第一道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06 23:32:45

每经编辑|每经实习记者 舒曼曼 每经记者 杜冉乐    

每经实习记者 舒曼曼 每经记者 杜冉乐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今年年初,王健林在大连万达集团2016年年会上对外宣布万达转型基本成功,他明确提出,不仅万达集团不是地产企业,万达商业也不再是地产企业。

王健林更是直言,“我好几次建议,是不是到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从万达集团最新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简报中也可看出王健林去地产化的决心。

上半年,万达集团总资产为8826.4亿元,同比增加19.8%,营收1349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年计划的51.1%,值得一提的是地产业务收入568.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2.1%,其中,服务业务收入780.2亿元,占比57.9%。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明显超过地产业务。

从万达商业来看,上半年营收7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8.8%,其中租金收入116.9亿元,此外,万达商业的租金收入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和100%的收缴率。

去年业绩上,万达集团就砍掉了600亿的房地产销售收入。他表示,从2017年开始,万达只统计营业收入,转型不光是业务在转、思想在转,统计口径也要变化。“万达集团早已不只是地产企业,集团早就在走多元化路线,地产销售比重会越来越低的。”万达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不叫地产商,万达集团很重要的一个转型思路便是轻资产模式。万达为什么要做轻资产?王健林曾表示,房地产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重资产模式虽然还能发展,但难度在加大,要快速扩大规模,就要转型轻资产。

自从王健林提出轻资产转型后,万达轻资产项目加速落地。2015年8月,万达商业就公开披露了3次股权转让及轻资产合作框架协议,先后累计出售15个万达广场项目全部股权,涉及常州、梅州、连云港等15个二三线城市,交易对价总计约131亿元。

2016年,万达成功转型轻资产,全年共开业50个万达广场,21个属于轻资产。目前,万达商业的轻资产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投资类万达广场”,另一种则为“合作类万达广场”。去年第四季度,万达商业与中信信托、民生信托、富力等签约90个万达广场,投资合同达1050亿元。

今年上半年新开业项目14个,其中轻资产万达广场就占了9个,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新发展项目28个,其中26个万达广场全部为轻资产项目,具体来看,投资类轻资产项目14个,合作类轻资产项目12个。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增利曾就万达的轻资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阶段,中国商业地产的增量仍处于上升状态,这是轻资产成长的客观条件。从2015年开始走轻资产道路之后,现在万达商业的轻资产项目和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地级市、二三线城市的经验非常丰富,可以说万达商业输出力量非常庞大。

但同时他强调,轻资产实际上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商业地产的本质还是做资产,需要通过良好的运营和管理来实现项目的保值和增值。

此外,万达集团近来不断在西南地区频频亮相。三天前,万达集团与云南省在昆明新签约三个投资项目,并计划在昆明市投资500亿元,随后的第二天,万达集团旗下第16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昆明万达城正式启动,总投资320亿元,加速投资布局云南。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万达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