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06-27 11:42:26
每经编辑|张虹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
第一,临空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国际物流网络最重要的节点,空港在全球资源流通配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临空经济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形式和主要模式。
二是,我国的临空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2010年,我国临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民航批复的成都、上海、广州、重庆等十多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如今,国内旅客的吞吐量在100万以上的机场所在地,均规划了临空经济区。以旅客吞吐量在500万~1000万的地区也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以成都、郑州、天津等省会或者是重点城市为骨干,其他城市为补充的临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一带一路”为临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临空经济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对外联通的枢纽,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沿线国家的跨境贸易环境进一步优化,也将为临空经济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是,临空经济建设空港自由贸易园区成为临空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临空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密不可分,空港作为货物吞吐的口岸,使空港实现基础设施型的港口向国际港口转型,促进地方的对外开放,产业升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