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

每经网首页 > 推荐 > 正文

子公司核心产品停产引深交所问询 特一药业称为把资源整合到母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23 23:45:18

每经编辑 金喆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姚治宇

面对竞争对手该怎么办?特一药业(002728,SZ)给出的答案是:买下来,让它停产竞品,然后把资源整合到母公司。

5月22日晚间,特一药业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深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到,特一药业收购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力制药)时确认了商誉3.8亿元,2016年公司停止了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但公司当期并未进行商誉减值的计提。

对此,特一药业回复称,经测试,海力制药资产组、“止咳宝片”资产组预计可收回金额均高于其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因此商誉不存在减值,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理。

5月23日,特一药业证券事务代表徐少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收购前,特一药业和海力制药属于竞争对手;如今,公司的止咳宝片已成为独家产品。她表示,停止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将客户、研发技术等资源整合到母公司,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议价权。

海力制药停产核心产品

止咳宝片可谓是特一药业的镇店之宝。

早在2014年IPO申请上市时,止咳宝片便是特一药业的核心产品。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市场整体销售规模为80.30亿元,特一生产的止咳宝片占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八位。

当时,和特一药业竞争止咳宝片的是海力制药。特一药业在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国内只有公司和海力制药取得止咳宝片的生产批文,因此公司在止咳宝片方面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海力制药。

今年1月份,特一药业发布内部资源整合进度公告称,公司自2016年1月开始,停止了全资子公司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保留母公司特一药业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

随后,特一药业在2016年报中表示,经过内部资源整合后,公司产品的产销得到优化,销售网络及人员得到融合。公司称,2016年度以止咳宝片为核心的中成药销售收入达到了2.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长28.3%。

近日,深交所对特一药业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停止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是否涉及后续的员工安置及其他支出。5月22日晚,特一药业回复称,止咳宝片停止生产后,海力制药可将其释放的产能将作为储备,用以满足其他中成药产品后期的市场需求,不会导致人员的富余,也不存在后续的员工安置及其他支出。

至于海力制药停产核心产品后生产什么,徐少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清楚。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335.50%

特一药业虽然把止咳宝片视为招牌,但也不想只把宝压在一两个产品上。

申请上市时,特一药业便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业绩增长有依赖核心产品的风险。止咳宝片和金匮肾气片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城制药(现已改名特一药业)的盈利水平,“一旦这两种主导产品由于质量、替代产品等因素出现市场波动,将影响本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为丰富产品线,特一药业走上了买买买的道路。

2015年,特一药业先是花4.6亿元买下海南制药100%股权,然后又斥资3亿元收购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特一药业在今年4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完成收购后,公司新增百余个药品批准文号,涵盖中成药、化学制剂药和化学原料药等多种类、多剂型产品,因此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

但同时,这也加重了特一药业的债务压力。2016年报显示,公司的总资产为16.03亿元,总负债为7.16亿元。同时,公司当期的财务费用为1693万元,同比增长5335.50%。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财务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特一药业回复称,出于投资收购的战略需求,公司通过银行借贷进行融资,导致2016年度的利息费用增长幅度较大。

特一药业进一步表示,为了缓解财务压力,公司今年将把优化融资组合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比如发行可转债等。这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减轻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实习生刘仕聪对此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金喆每经编辑姚治宇 面对竞争对手该怎么办?特一药业(002728,SZ)给出的答案是:买下来,让它停产竞品,然后把资源整合到母公司。 5月22日晚间,特一药业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深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到,特一药业收购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力制药)时确认了商誉3.8亿元,2016年公司停止了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但公司当期并未进行商誉减值的计提。 对此,特一药业回复称,经测试,海力制药资产组、“止咳宝片”资产组预计可收回金额均高于其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因此商誉不存在减值,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理。 5月23日,特一药业证券事务代表徐少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收购前,特一药业和海力制药属于竞争对手;如今,公司的止咳宝片已成为独家产品。她表示,停止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将客户、研发技术等资源整合到母公司,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议价权。 海力制药停产核心产品 止咳宝片可谓是特一药业的镇店之宝。 早在2014年IPO申请上市时,止咳宝片便是特一药业的核心产品。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市场整体销售规模为80.30亿元,特一生产的止咳宝片占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八位。 当时,和特一药业竞争止咳宝片的是海力制药。特一药业在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国内只有公司和海力制药取得止咳宝片的生产批文,因此公司在止咳宝片方面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海力制药。 今年1月份,特一药业发布内部资源整合进度公告称,公司自2016年1月开始,停止了全资子公司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保留母公司特一药业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 随后,特一药业在2016年报中表示,经过内部资源整合后,公司产品的产销得到优化,销售网络及人员得到融合。公司称,2016年度以止咳宝片为核心的中成药销售收入达到了2.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长28.3%。 近日,深交所对特一药业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停止海力制药止咳宝片的生产销售是否涉及后续的员工安置及其他支出。5月22日晚,特一药业回复称,止咳宝片停止生产后,海力制药可将其释放的产能将作为储备,用以满足其他中成药产品后期的市场需求,不会导致人员的富余,也不存在后续的员工安置及其他支出。 至于海力制药停产核心产品后生产什么,徐少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清楚。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335.50% 特一药业虽然把止咳宝片视为招牌,但也不想只把宝压在一两个产品上。 申请上市时,特一药业便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业绩增长有依赖核心产品的风险。止咳宝片和金匮肾气片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城制药(现已改名特一药业)的盈利水平,“一旦这两种主导产品由于质量、替代产品等因素出现市场波动,将影响本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为丰富产品线,特一药业走上了买买买的道路。 2015年,特一药业先是花4.6亿元买下海南制药100%股权,然后又斥资3亿元收购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特一药业在今年4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完成收购后,公司新增百余个药品批准文号,涵盖中成药、化学制剂药和化学原料药等多种类、多剂型产品,因此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 但同时,这也加重了特一药业的债务压力。2016年报显示,公司的总资产为16.03亿元,总负债为7.16亿元。同时,公司当期的财务费用为1693万元,同比增长5335.50%。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财务费用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特一药业回复称,出于投资收购的战略需求,公司通过银行借贷进行融资,导致2016年度的利息费用增长幅度较大。 特一药业进一步表示,为了缓解财务压力,公司今年将把优化融资组合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比如发行可转债等。这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减轻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实习生刘仕聪对此文亦有贡献)
核心产品停产 深交所问询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