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13 01:48:41

每经编辑|王敏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王敏杰 每经编辑 陈俊杰

5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闭幕。在大会召开期间,不少话题引发了多方议论,其中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科创新中心建设以及国企改革等。

作为上海的两大国家战略之一,自2013年启动至今,自贸试验区建设被寄予了厚望,到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已经交出了“3年答卷”,并确立了“三区一堡”新目标。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今后5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

在业界看来,上海自贸区试验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在自贸区的建设上,上海走在最前的。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即正式挂牌成立,此后首份负面清单、金改51条、23项服务业开放措施等纷纷出台。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已运行有3年多,期间更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在上海之后,2015年4月,天津、福建和广东第二批地方自贸区挂牌成立;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在辽宁、浙江、湖北、重庆等地设立第三批7个新试验区,从而在更多领域、更广地域,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自贸区试点布局。

东兴证券表示,上海自贸区的示范效应显著,也带动了我国相关区域在模式方面的跟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向是渐进式,从试点逐步推向全国,因此上海自贸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到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3.0时代。5月8日,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当天,韩正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在报告中指出,今后5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

在已经进入的新的发展时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已被确定为“三区一堡”,其中“三区”分别为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以及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一堡”则是要将自贸区构建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上海自贸实验区从过去的28.78平方公里到现在已经扩大了4倍多,试验区内某些做法甚至在整个浦东新区全面执行。“目前,上海自贸区发展已经到了3.0的版本,一步步提升、扩大。接下去发展就要结合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结合点就是‘三区一堡’。”

在白明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而之所以要在上海率先进行亦有深意。

“试验区肯定是要冒风险的,上海的资源比较发达,成功的概率自然更大,但也难保没有失误的地方,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上海可以及时纠错。”白明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在资源配置上还可以更为高效。“入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数量增长很多,但现在园区的业绩没有同比例增加,相对滞后。除了招商引资,怎么搞活进驻的企业是(上海自贸区)未来可以重点研究的方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自贸试验“一堡”的功能定位和“一带一路”建设直接相关。

关于要将自贸区构建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这一点,韩正在此次大会上就指出,要创新经贸投资合作、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国际化融资模式,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税制安排,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功能枢纽。

事实上,过去的2016年,正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期间,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均取得较快发展。

商务部去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份,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848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总额的25.7%,其中出口5234亿美元,进口3255亿美元。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正在不断加强。在白明看来,中国正在致力于编织一张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完善沿线的自贸区布局是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带一路背景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面临重构。在国际竞争中,我们要赢得新的优势。”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指出。在他看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发展是一体两翼,相互有交叉,但各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后续将进一步打造服务市场主体走出去的平台,主动为走出去的项目和企业提供包括信息、政策、专业服务在内一系列综合服务;进一步加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助推“一带一路”项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融资;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质量技术标准走出去,力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标准共享互认。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王敏杰每经编辑陈俊杰 5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闭幕。在大会召开期间,不少话题引发了多方议论,其中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科创新中心建设以及国企改革等。 作为上海的两大国家战略之一,自2013年启动至今,自贸试验区建设被寄予了厚望,到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已经交出了“3年答卷”,并确立了“三区一堡”新目标。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今后5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 在业界看来,上海自贸区试验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在自贸区的建设上,上海走在最前的。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即正式挂牌成立,此后首份负面清单、金改51条、23项服务业开放措施等纷纷出台。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已运行有3年多,期间更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在上海之后,2015年4月,天津、福建和广东第二批地方自贸区挂牌成立;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在辽宁、浙江、湖北、重庆等地设立第三批7个新试验区,从而在更多领域、更广地域,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自贸区试点布局。 东兴证券表示,上海自贸区的示范效应显著,也带动了我国相关区域在模式方面的跟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一向是渐进式,从试点逐步推向全国,因此上海自贸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到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3.0时代。5月8日,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当天,韩正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在报告中指出,今后5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 在已经进入的新的发展时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已被确定为“三区一堡”,其中“三区”分别为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以及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一堡”则是要将自贸区构建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上海自贸实验区从过去的28.78平方公里到现在已经扩大了4倍多,试验区内某些做法甚至在整个浦东新区全面执行。“目前,上海自贸区发展已经到了3.0的版本,一步步提升、扩大。接下去发展就要结合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结合点就是‘三区一堡’。” 在白明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而之所以要在上海率先进行亦有深意。 “试验区肯定是要冒风险的,上海的资源比较发达,成功的概率自然更大,但也难保没有失误的地方,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上海可以及时纠错。”白明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在资源配置上还可以更为高效。“入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数量增长很多,但现在园区的业绩没有同比例增加,相对滞后。除了招商引资,怎么搞活进驻的企业是(上海自贸区)未来可以重点研究的方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自贸试验“一堡”的功能定位和“一带一路”建设直接相关。 关于要将自贸区构建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这一点,韩正在此次大会上就指出,要创新经贸投资合作、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国际化融资模式,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税制安排,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功能枢纽。 事实上,过去的2016年,正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期间,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均取得较快发展。 商务部去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份,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848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总额的25.7%,其中出口5234亿美元,进口3255亿美元。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正在不断加强。在白明看来,中国正在致力于编织一张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完善沿线的自贸区布局是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带一路背景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面临重构。在国际竞争中,我们要赢得新的优势。”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指出。在他看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发展是一体两翼,相互有交叉,但各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后续将进一步打造服务市场主体走出去的平台,主动为走出去的项目和企业提供包括信息、政策、专业服务在内一系列综合服务;进一步加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助推“一带一路”项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融资;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质量技术标准走出去,力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标准共享互认。
上海 十一次党代会 自贸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