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维基新工厂创始人:产联网市场巨大 或颠覆产品生产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11 23:25:31

对于“产联网(Internet of production)”,你了解多少?

每经编辑|蔡鼎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官远星

5月11日,在成都举行的2017创交会进入第二天,中外双创项目路演会场吸引到众多观众目光,芬兰、澳大利亚、丹麦等国项目接连上演,夺得掌声连连。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人不会对物联网一词感到陌生,但对于“产联网(Internet of production)”这一新兴概念,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在中外双创项目路演开始前,维基新工厂(WikiFactory)联合创始人兼CEO尼克莱•佩特森(Nicolai Peiterson)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维基新工厂专注产联网,与物联网不同,产联网让数字制造成为可能,例如3D打印、数控机床等这些制造产品的机器,未来都将联网。

“以中国现在的网约车平台滴滴为例,未来人们有了制造某一产品的想法,就如同今天呼叫滴滴一样方便,人们可以在就近找到可以制造该产品的机器。” 尼克莱说,“换句话说,产联网就是一个开放的供应链,是要让人们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及时找到他们所想要制造产品的机器,这或将颠覆产品生产的模式。”

尼克莱认为,产联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他指出,在以前的产品链系统中,如果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了关于一个非常棒的产品的想法,想要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需要非常高的成本;首先,他需要一个团队来负责整个产品的运营、维护和生产;其次,如果他想要将他的产品生产出来,还需要在产品链上进行投资,才能最终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大多数人都需要进行无数次路演,从而获得融资,过程比较繁琐。” 尼克莱说道。

尼克莱称,在产联网这一新型模式中,只需上网输入所需要的产品,让别人来生产就可以了;而且,这也不需要进行生产机器上的投资。产联网更像是一种服务,人们将他们的产品理念发送给他附近的拥有生产机器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投资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将释放生产机器的最大潜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产联网 产品生产模式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