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金融去杠杆引发市场担心 专家称是“浅V”需承受阵痛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11 17:13:1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姚祥云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金融去杠杆持续发力,金融市场流动性趋紧,市场开始出现对金融强监管会否继续深入的担心。

不过在510日由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等机构发起的“金融街88号”论坛首届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强监管下的金融去杠杆并不会造成“深v”型震荡,只是一个“浅v”,市场需要承受短期的阵痛。

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薛宏立指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金融市场目前出现皴裂现象,导致市场明显分化。这两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连上窜,已到3.7%,而回购市场利率却有所下降。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成员、财新智库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如果坚持GDP增长目标,金融部门去杠杆可能是波浪式前进。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则指出,强监管下信用扩张总体有所放缓,是一个“浅v”。强监管短期有阵痛,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

市场流动性愈发收紧

受金融去杠杆影响,近月来,已有多家企业取消或推迟发债,多只企业债发行利率突破7%,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3.7%。市场流动性愈发趋紧。

沈明高指出,本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较低,对金融部门去杠杆将促使实体经济放缓,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会较大,届时金融部门去杠杆会否半途而废,他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出现了食品价格通缩,而非食品价格略有通胀。沈明高称,印象中这种现象未曾发生过。目前到底是流动性充裕还是收紧?沈明高判断很可能是通缩风险而不是通胀风险。如果是这样,金融部门继续去杠杆带来的下半年增长压力可能就比较明显。

薛宏立指出,目前金融市场出现皴裂现象,市场分化明显。之前,市场流动性放开了,价格整齐地下来。流动性收紧了,则整齐地上来。如今却不如此,市场出现分化。近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连上窜,达到3.7%,而回购市场利率有所下降。

薛宏立还称市场一度出现流动性的瞬间消失。比如,在今年1月,曾出现某些股份制银行没券借钱的现象。“债券是有限的,到了某一点,质押回购时没券了,这就形成了瞬间消失。” 

薛宏立指出,金融市场目前出现高频震荡的风险,有两个特殊风险值得关注。第一个就是监管叠加的风险,第二个是交易对手互相不信任的风险。“这些苗头都有。这种情况下,交易对手之间以邻为壑,无抵押的融资将变得非常难,过去同业、理财链条上的风险暴露,而且会形成负向激励,一旦引爆两三个炸弹,就形成系统性交易对手互相不信任的风险,整个无抵押融资就变得非常困难,融资链条就变得停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金融去杠杆是“浅V

去年市场流行资产荒的说法,沈明高表示,今年已经到了“资金荒”。他认为这和金融去杠杆有关。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金融部门去杠杆是不可持续的,下半年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大。但从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角度来看,金融部门去杠杆又是需要的。到底哪一个会发生,最终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看法。政府如果容忍经济增长适当放缓,金融部门去杠杆才有落地的可能。“既要金融部门去杠杆,又要GDP增长速度不放慢,两者同时实现,可能性几乎没有。”沈明高说。

金融去杠杆到底会深入到什么程度? 沈明高认为,如果坚持GDP增长目标,金融部门去杠杆可能是波浪式前进。“也就是说去到一定的时候,经济不行了,然后又放松,经济好一点了又收紧。”

中国到目前位置,资产出清了一部分,但还有更多的资产需要出清。沈明高指出,只有当利率飙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融资的可能性很小,一批不良资产的出清才有可能。监管层强调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主动去刺破价格泡沫可能性不大。但是,被动的、市场自发的流动性紧缩是有可能的。对于高杠杆重资产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流动性紧缩、资金荒的出现。这个流动性收紧也许持续时间不太长,但是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会更强烈。“我觉得这是一个风险,不会马上发生,而且从央行的角度讲,也不会允许它发生。但有的时候,流动性紧缩是一种情绪,一种市场信心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制的。这是为什么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金融风险或者危机。”

姚余栋则指出,实体经济,让其自身控制杠杆很难控。因为有的人看不清这个行业需要多少资金。强监管下信用扩张总体有所放缓,是一个浅v型的,震荡也就是两个季度,到四季度会缓过来。

所以,社会融资总额可能会是浅v型的,债券发行明年就可能恢复了。但这个浅v非常得当。“这一次一行三会的去杠杆,我认为是很必要,也很及时。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心理、意志去承受这样一个浅v型震荡,这叫做小恙防大病。我们的金融风险已经积累到相当程度了,必须要坚决地清理和防治。缓增长,才能防风险。企业债券暂时受阻没有关系,企业债券收益率上行是正常的暴露,等到明年就好些了。所以,强监管,短期有阵痛,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姚余栋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 去杠杆 浅V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