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刘敏、张逸飞:全面深化改革容不得领导干部当“甩手掌柜”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5-08 00:04:32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改革继续攻坚克难。然而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满足于“一文、二会、三总结”,虽然挂名负责,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导致一些改革任务执行不力,改革成效打了折扣。

刘敏、张逸飞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改革继续攻坚克难。然而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满足于“一文、二会、三总结”,虽然挂名负责,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导致一些改革任务执行不力,改革成效打了折扣。

大事难事见担当。“一把手”若患了“担当困难症”:搞发展怕惹是非、促改革怕担责任,“烫手的山芋”不敢接,“公堂木偶”明哲保身,贻误的是改革机遇,挫伤的是基层改革积极性。

“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如果“一把手”不站在一线、扑下身子抓改革,解决棘手重大问题就缺了“主心骨”,工作就很难推动下去。

“脚上无泥”岂能听到原生态声音?“居庙堂之高”何以“察于未萌,止于未发”?“一把手”抓和不抓大不一样,实抓和虚抓大不一样;“给我上”和“我要上”效果大相径庭。

道不可坐论,事不能空谈,关键时期必须有关键作为。“一把手”抓改革,要亲力亲为抓思路、抓方向、抓大局,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身为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上不能总想着左右逢源、四平八稳,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要及时掌握重大改革落地情况,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啃下“硬骨头”、拔掉“钉子户”、吓退“拦路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那些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干部撑腰,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延误改革任务者严肃问责。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仗越多。尤其需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保持改革定力,以激流勇进的精神保持改革魄力,以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确保改革效力。让实干者得实惠,让“甩手掌柜”失去市场,这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时代的要求。

(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